第161章 元扶妤认得心服口服(1 / 2)
“跟着崔家二郎一同去山中的玄鹰卫回禀,已惩处当地州县官员,更换里正。我还听说……崔二郎详细探了一条连接甲水的废弃古道,做了详细记录。”
“山中各类草药、兽皮甚多,尤其是那些上了年份十分难寻的灵芝、人参数量不少,所以……我让堂兄去探了这条路,若这条路能重修,崔家可提前与这些村民在里正主持下定下契约,届时崔家出银子修通这条路,草药方便运出不说,日后崔家各类货物可从甲水运送,沿这条古道走陆路进京,可省下不少成本。”
“崔家独自修?修路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谢淮州说。
“动过设法让工部修路的心思,可郑江清前线的仗还未结束,东川也未平,魏堰要大修水利还要户部拿银子,且花费巨大,这三件大事……哪一件都不能耽搁。户部、工部本就在到处找由头要卡魏堰的银子,可不能在这个时候给魏堰找不痛快,不然以魏堰那个性子怕是要撂挑子跳江了。”
元扶妤话说到此处一顿,抬头看到谢淮州望着她认真且专注的目光。
水利是关乎百姓性命和生计的大事,也是历来元扶妤最为关心之事。
谢淮州并未追问作为崔四娘的她,是如何对魏堰性子也这般了解的。
好似两人之间,已心照不宣。
元扶妤默了默,接着道:“这条古道修通之后,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运输粮食、货物皆有便利。况且,这银子也不是崔家的出的,是锦书拿回来的。”
谢淮州立时便明白了,元扶妤这银子的来处。
两人将要走到大理寺外,元扶妤想起流光,问了句:“流光……你说的那匹马,前段日子说不好好吃东西,现下如何了?”
“好了许多,裴渡说流光已经许久未曾出过长公主府,便将流光送去了南山牧场,想着流光即便是现在不喜欢撒欢跑,能在开阔的牧场走一走也好。昨日,南山牧场那边传来消息,说流光每日都会在曾与长公主漫步的那条路走几个来回,吃得也比从前多了些。”
流光是一匹性子极烈的马,除了元扶妤从不亲近任何人,连元云岳都被流光踹过。
后来,也就只有谢淮州能和流光和平共处。
元扶妤点了点头:“那就好。”
走出大理寺门,元扶妤才要同谢淮州行礼告辞,就听到崔五娘和崔六郎喊她的声音。
“阿姐!”
“姐……”
听说了崔四娘被大理寺的人请走,正在收拾东西的崔六郎吩咐下人推迟去招隐山,便与崔五娘一同火急火燎赶了过来。
被大理寺差役拦住崔五娘与崔六郎焦急望着元扶妤。
跟在崔六郎身后的秦妈妈,见元扶妤完好无损被谢淮州送出来,那张惨白的脸才有了点血色,不住拍着心口。
谢淮州望着石阶之下的崔五娘和崔六郎,莫名想起他还不是元扶妤驸马前,曾远远瞧见过元扶苎和元云岳跟在元扶妤身边的样子……
他轻笑看向元扶妤:“从前,殿下认为商户骨子里都是唯利是图的,商户之家全是算计,四姑娘以为呢?”
元扶妤看着那两张满脸焦急担忧的小脸,笑了笑道:“以前,是长公主偏颇了,商户之家并非全都是唯利是图的薄情寡义之辈,元家……也并非都是重手足血脉的情深义重之人。”
同是商户出身……
谢家,谢淮州的大伯可以为了家产杀谢淮州的双亲,却也有谢淮明对谢淮州掏心掏肺。
崔家,有崔大爷抛弃发妻,也有六郎和五娘以为崔大爷要将她送给贵人时,为了她这个四姐能冒着被父亲惩处的风险,在她来京的半道截住她的马车,把攒了多年的银钱给她,欲助她逃走。
而一向以血亲情谊深厚为傲的元家,有甘愿为彼此舍命的叔伯、姑姐、兄弟,也有元扶苎这样色令智昏,令手足齿寒之人。
以前的错,元扶妤认得心服口服。
元扶妤从大理寺石阶上一下来,崔五娘和崔六郎凑到她跟前,崔五娘拉着她打量身上是否受伤,倒是崔六郎想着元扶妤能平安出来应多亏谢淮州,理了理衣裳遥遥冲谢淮州长揖道谢。
秦妈妈扶住元扶妤,哽咽追问:“姑娘,这是因什么把您带到这大理寺来了?”
“无事,来问几句话罢了。”元扶妤拉住还在细细查看她的崔五娘,“没受伤,先回吧。”
“那我和阿姐一辆牛车。”崔五娘抱着元扶妤的手臂道。
“你和六郎一起,有话回去再说。”元扶妤一槌定音。
要是让崔五娘和她一辆牛车回崔宅,她那小嘴怕是和她拨算盘珠子一样不会停。
见元扶妤登上回府的牛车,谢淮州侧头看向身后裴渡:“你亲自带人先护崔姑娘回府。我与杨少卿还有些公务要说,一会儿来接我。”
“是。”裴渡应声。
崔二爷被先一步锦书和余云燕送了回去。
余云燕不放心元扶妤,把崔二爷到崔家,便和锦书一同折返来接元扶妤。
瞧见裴渡亲自护元扶妤回崔家,余云燕皱眉问:“你不护着谢淮州?”
裴渡应道:“谢大人有事与杨少卿谈,让我先护送崔姑娘回崔宅。”
余云燕看了裴渡一眼,带着锦书钻进元扶妤的牛车车厢内:“这裴渡昨天还和我说只有阿妤一个主子,说他守着谢淮州是因谢淮州的安全至关重要,今儿个倒是听谢淮州的话,谢淮州让他来送你他就来送你!怎么今天谢淮州的安危就不重要了!”
“你昨天见了裴渡?”元扶妤颇为意外,“怎么没听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