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星火互映·歧路微光(2 / 2)
小型侦查单元“潜影”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靠近冰行星,利用其表面的裂缝和坑洞,潜入了行星内部。经过数小时的艰难穿行,他们终于抵达了信号源——一个依托天然冰洞建造的、简陋却功能完备的地下避难所。
避难所内的人员数量不足百人,他们衣着破旧,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燃烧着与“星火”幸存者相似的、不屈的求生火焰。他们的科技风格与联盟迥异,更侧重于生物技术与环境改造,避难所内的照明和空气净化都依赖于发光的共生苔藓和过滤微生物。
接触在极度谨慎的氛围中开始。通过“潜影”单元搭载的通用翻译器与有限的灵能共情,双方进行了艰难的交流。
“未寂之火”的幸存者自称来自“青蕨文明”,一个曾经高度依赖生物科技与植物共生的种族。他们确认了信号的来源,并悲痛地讲述了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母星系在数个循环前遭到了被称为“噬光者”的“噬则者”变种的突袭。这种“噬光者”对纯粹的能量攻击抗性极高,却能高效地分解有机物质与生物能量,青蕨文明的生物舰队在它们面前损失惨重。最终,文明主体覆灭,他们这支“第七哨站”的残部被迫执行“星火散落”协议,各自逃亡。他们选择躲藏在这片废墟星域,依靠隐蔽和节俭苟延残喘。
“我们不敢发出强信号,只能偶尔释放微弱的定向波,希望能遇到其他幸存者…”青蕨幸存者的首领,一位名叫“根长老”的老者,声音沙哑地诉说着,“‘苍白静默’…那片区域,我们曾有一支分舰队误入其中…再也没有任何讯息传出。那里…仿佛连‘存在’本身都被否定了。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必须远离。”
他们展现出的坚韧与对“噬则者”不同变种的了解,对“初光之域”而言是宝贵的财富。但同时,他们也坦诚自身资源的极度匮乏和科技的局限性,尤其是对“苍白静默”这类未知威胁的完全无知。
信息通过加密频道传回“初光之域”,再次引发了决策层的激烈讨论。
青蕨文明的遭遇证实了“噬则者”威胁的多样性与残酷性,也展现了另一个文明在绝境中求生的智慧。与他们联合,可以共享对抗特定“噬则者”变种的经验,甚至可能借鉴其独特的生物科技,弥补联盟的一些短板。
但风险也同样明显。青蕨文明自身难保,联合短期内无法带来实质性的力量提升,反而可能因为其存在而增加暴露的风险。而且,他们对“苍白静默”的无知,意味着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
伊芙琳看着星图上那片代表着“苍白静默”的、令人不安的“空洞”,又看了看“碎梦”行星内部那微弱却顽强的生命火光。
星火已然互映,照亮了彼此的存在与困境。但前方的道路,也因此出现了更加清晰的歧路。
是伸出援手,接纳这簇同样在风中摇曳的“未寂之火”,共同在这黑暗森林中抱团取暖,承担起可能随之而来的风险与责任?
还是出于绝对的安全考虑,留下有限的援助后黯然离去,继续孤独而谨慎的生存之路?
这道选择题,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只有对文明未来命运的不同抉择。微光已在歧路上闪烁,答案,将决定“初光之域”是走向更加广阔的星海联盟,还是固守于已知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