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小城市的人 > 第427章 研究院

第427章 研究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工作对他而言是一种侮辱。几个月前,他还是拥有独立办公室、有人端茶递水的“宋经理”,签字是签在会议纪要的决策栏上。现在呢?他感觉自己一下子退化成了小时候在街上看到的、穿着蓝色中山装、胸前挂着帆布包的工厂工人或汽车售票员。

他满腔怨气地给父亲宋黎民打电话。电话那头的宋黎民,语调波澜不惊,仿佛在听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

“有什么好抱怨的?”他打断儿子的诉苦,“路不是你自己选的?办公室、技术科室,领导都给过你机会。你可以去学CAD,你高中不就买了电脑,说自己鼓捣电脑挺在行?学门真技术,有老师傅带,不好吗?办公室写材料、跟在领导身边,不锻炼人吗?好几条路摆在你面前,你选了看似最轻松的那条,现在倒怨天尤人了?”

宋明宇憋着一口气:“爸,这不是轻松不轻松的问题!是我觉得在这里纯粹是浪费生命!而且一点自由都没有!”

“自由?”父亲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后勤保障中心已经是全院管得最松的地方了。你可以稍微迟到早退,但你必须去。你可以没事干,但领导找的时候你不能不在。这点约束都受不了?你想干什么?想几点起就几点起,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那是社会闲散人员,不是在单位工作!”

“我跟那里的人也格格不入!那些领导,一个个跟人精似的,话里有话,道道极多。同事不是中专生就是部队转业的,我……”

“你忘了你自己也就是个高中毕业生了?”宋黎民一针见血,“出去晃荡了几年,就真当自己是天之骄子了?我告诉你,能在那种环境里混出来的,哪个不是人精?你正好跟着学学,看看人家是怎么待人接物、怎么办事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车队队长,看着像个大老粗吧?他就能把院里十几个司机、几十台车安排得明明白白,哪个领导喜欢用什么车,什么时候该保养,哪条路最近,他心里一本清账!领导用车,从来不出岔子。这就是本事!你看不起的采买,里面门道更深,怎么在预算内买到合乎规格的东西,怎么跟供应商打交道,怎么平衡各方关系,哪一样是简单的?你以为就是签个字那么简单?”

斗不过嘴的宋明宇挂了电话,气鼓鼓的咬牙强撑。

然而第一个月的工资条还是把他瞬间打到了。

“我不干了!爸,你知道他们发多少钱吗?两千二!我炒股三天都不止这个数!这一天来回四趟,八个小时我是在干嘛?!!”

“两千二?你刚去半个月,没给你弄个试用期打八折就不错了。再说了,宋明宇,你扪心自问,你干的那些工作内容,值不值两千二?这两千二,就是让你知道知道,大部分普通人过的是什么日子!你该收敛点了!如果实在不够花,我这儿有,我的工资卡可以给你,我跟你妈花不了多少钱。”

他顿了顿,语气深沉起来:“我把你放到那里,不是让你去挣钱去的。你是要去那里占一个编制,有一个正经的身份!你打听打听你们院的专家、领导,科级干部,他们现在拿多少钱?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不过拿的是九块、十块、三十、五十的工资!哪个人不是熬出来的?如果你想进步,就睁大眼睛看看,看看单位里那些受人尊敬、工资高的人是怎么做的,跟着学!而不是在这里怨天尤人,只想着一步登天!”

电话这头,宋明宇握着手机,听着父亲那套他无法反驳却又全然无法认同的道理,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冰冷的窝囊和委屈将他淹没。他理解不了父亲口中的“编制”为何如此重要,体会不到“下沉基层了解人民”的必要性,更无法接受这种需要靠“熬”和“等机会”来定义的未来。他追求的是现世的自由、即时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而父亲信奉的则是秩序、忍耐和长远的布局。

这个矛盾,无关对错,却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如同研究院那堵沉默而斑驳的旧墙,坚实,且似乎难以逾越。他觉得自己像一颗被错嵌进巨大机器里的螺丝,别扭,无力,且格格不入。

他知道,自己绝不会就此认命,长久地待在这个东南角的屋子里,与派车单和仓库钥匙为伍。那股想要挣脱的冲动,时常在他胸中左冲右突,寻找着一个出口。然而,每当他萌生去意,脑海中便会不自觉地浮现出入职时那些繁琐到令人窒息的步骤——人事处厚厚的表格,需要层层盖章的调档函,组织谈话时那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以及“编制”这两个字背后所代表的、一整套严密而沉重的运行逻辑。这一切构成了一张无形却极具韧性的网,它不激烈,却无处不在;不阻止你离开,却让“放弃”这个动作本身,显得那么轻率、不负责任,甚至带着点触犯某种隐形规则的冒险意味。它用一套成熟的沉默语系,告诫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稳定压倒一切,忍耐是美德,个人的不适在集体的齿轮面前无足轻重。

于是,那股冲动便被这沉甸甸的束缚压了回去,化作一种焦灼的等待。他像是在一条漫长而昏暗的隧道里,明知前方不属于自己,却暂时找不到岔路,只能被身后某种庞大的惯性推着往前走。他不知道自己具体在等待什么,是一个契机?一次爆发?还是父亲口中那虚无缥缈的“时机”?他只是在混沌中模糊地感觉,眼下这一切必须被打破,迟早。

各种纷乱的情绪在他心里搅拌——不甘、委屈、迷茫,还有一丝对未知破局方式的隐约期待。所有这些感觉混杂在一起,模糊不清,难以名状。

只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像钢钉一样楔入他的感知:他不快乐。每一天,从踏进这条林荫道开始,那种沉甸甸的、无处可逃的不快乐,便如影随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