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安皇帝戊(1 / 2)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甲辰年)
春天正月,桓玄把他老婆刘氏立为皇后。这刘氏是刘乔的曾孙女。桓玄觉得他爷爷桓彝往上,名声和地位都不咋显赫,就不再追尊他们,也不立宗庙祭祀。散骑常侍徐广就说:“敬重父亲,儿子就会高兴,还是按老规矩立七庙吧。”桓玄说:“按照礼制,太祖的牌位要面向东,左边是昭,右边是穆。晋朝立了七庙,可宣帝的牌位都没在正面向东的位置,这有啥值得效法的!”秘书监卞承之就跟徐广说:“要是宗庙祭祀都不包括祖宗,就知道桓玄建立的楚国国运长不了。”徐广是徐邈的弟弟。
桓玄自从当了皇帝,心里就一直不踏实。二月己丑初一,晚上,江水倒灌进石头城,淹死了好多人,喧闹声震天响。桓玄听到这动静,害怕地说:“那些人要搞事情啦!”
桓玄这人性格苛刻又细致,还特别喜欢自我炫耀。错了,他肯定要挑出来,显摆自己多聪明。尚书回复诏书的时候,不小心把“春蒐”写成了“春菟”,从左丞王纳之往下,凡是跟这事儿有关的官员,都被降职或者罢免了。有时候他还亲自指定官员任职,或者直接任用令史,诏令乱七八糟的,有关部门回复都来不及,结果朝廷的法度都乱套了,奏章积压一堆,他也不管。而且桓玄还特别喜欢出去玩和打猎,有时候一天能出去好几趟。他搬到东宫后,又开始修缮宫殿,大兴土木,还催得特别紧,搞得朝廷和民间都人心惶惶,好多人都想趁机闹事。
桓玄派使者去给益州刺史毛璩加官,封他为散骑常侍、左将军。毛璩却把桓玄的使者扣下了,不接受任命。这毛璩是毛宝的孙子。桓玄又任命桓希为梁州刺史,还分别派将领去戍守三巴地区,防备毛璩。毛璩呢,向各地发布檄文,列举桓玄的罪状,还派巴东太守柳约之、建平太守罗述、征虏司马甄季之,把桓希等人打得大败,然后率领大军进驻白帝。
刘裕跟着徐、兖二州刺史安成王桓修去京城朝见桓玄。桓玄就跟王谧说:“刘裕这人气质不凡,一看就是个人中豪杰。”每次游玩聚会,桓玄都对刘裕特别热情,赏赐也很丰厚。桓玄的皇后刘氏,挺有见识,她跟桓玄说:“刘裕走路姿势如龙行虎步,眼神也不一般,恐怕终究不会甘居人下,不如早点除掉他。”桓玄说:“我正打算平定中原呢,除了刘裕没人能用得上。等关、河地区平定了,再考虑这事儿吧。”
桓玄任命桓弘为青州刺史,镇守广陵;刁逵为豫州刺史,镇守历阳。桓弘是桓修的弟弟,刁逵是刁彝的儿子。
刘裕和何无忌一起乘船回京口,俩人就偷偷谋划着复兴晋朝。刘迈的弟弟刘毅家在京口,也和何无忌商量着讨伐桓玄。何无忌说:“桓家势力这么强,能打得过吗?”刘毅说:“天下的势力有强有弱,要是做事不讲道义,再强也会变弱,现在就怕找不到带头干大事的人。”何无忌说:“天下民间可不缺英雄好汉。”刘毅说:“我看也就只有刘下邳能行。”何无忌笑了笑没说话,回去就把这话告诉了刘裕,于是刘裕和刘毅就定下了计谋。
以前,太原人王元德和他弟弟王仲德,曾为苻坚起兵攻打后燕主慕容垂,没成功,就来投奔东晋了,朝廷任命王元德为弘农太守。王仲德看到桓玄称帝,就跟别人说:“从古到今,改朝换代的确实不止一个家族,但现在这些起来闹事的,恐怕成不了大事。”
平昌人孟昶当时是青州主簿,桓弘派孟昶到建康,桓玄见了他挺喜欢,就跟刘迈说:“普通读书人里能有个当尚书郎的人才,你和他是同乡,认识他不?”刘迈平时和孟昶关系不好,就回答说:“我在京口,没听说孟昶有啥特别厉害的本事,就知道他们父子之间经常互相写诗赠送。”桓玄听了笑笑就没再问。孟昶知道这事儿后,心里特别恨刘迈。回到京口后,刘裕就问孟昶:“民间应该会有英雄起来干大事,你听说啥消息没?”孟昶说:“现在的英雄是谁啊?不就是你嘛!”
于是,刘裕、刘毅、何无忌、王元德、王仲德、孟昶,还有刘裕的弟弟刘道规、任城人魏咏之、高平人檀凭之、琅邪人诸葛长民、河内太守随西人辛扈兴、振威将军东莞人童厚之,这些人就一起商量着起兵。刘道规当时是桓弘的中兵参军,刘裕让刘毅去找刘道规和孟昶,在江北一起杀了桓弘,占领广陵;诸葛长民是刁逵的参军,刘裕让诸葛长民杀了刁逵,占领历阳;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在建康,让他们聚集人手,攻打桓玄,作为内应。大家还定好了日期,一起行动。
孟昶的老婆周氏家里挺有钱,孟昶就跟她说:“刘迈在桓玄面前诋毁我,让我这辈子都没前途了,我决定要造反。你最好早点跟我分开,要是以后我富贵了,再来接你也不晚。”周氏说:“你父母都健在,你要干这么大的事儿,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劝不了你!要是事情没成功,我就在官府的织坊里奉养老人,我是不会改嫁的。”孟昶听了,惆怅了好一会儿才起身。周氏又把孟昶叫回来坐下,说:“看你这架势,也不是真要跟我商量,不就是想要钱嘛。”说着就指着怀里的孩子说:“这孩子都能卖了,我都不心疼。”于是就拿出所有钱财给了孟昶。孟昶弟弟孟顗的老婆,是周氏的堂妹,周氏骗她说:“昨晚我做了个特别不吉利的梦,家里红色的东西都得拿出来,用来消灾。”堂妹相信了,就把东西都给了她,周氏把这些都缝制成了军士的战袍。
何无忌晚上在屏风后面写讨伐桓玄的檄文,他母亲是刘牢之的姐姐,她登上梯子偷偷看,一边看一边哭着说:“我比不上东海的吕母,这是明摆着了。你能这么做,我还有啥遗憾的!”她问何无忌跟谁一起谋划,何无忌说:“刘裕。”母亲听了特别高兴,还给他讲桓玄肯定会失败,起事肯定能成功的道理,鼓励他。
二月乙卯,刘裕借口出去打猎,和何无忌召集了一百多号人。二月丙辰,天刚亮,京口城门一开,何无忌穿着传达诏令的衣服,自称是皇帝的使者,走在前面,其他人跟着一起进城,进去就把桓修杀了示众。桓修的司马刁弘带着文武官员赶来,刘裕登上城楼对他们说:“郭江州已经在寻阳尊奉皇上复位了,我们都接到了秘密诏书,要诛杀叛逆的同党,今天桓玄的脑袋估计已经挂在大航那儿了。你们难道不是大晋的臣子吗?现在来想干啥?”刁弘等人信以为真,就带着人退回去了。
刘裕问何无忌:“现在急着需要一个府主簿,到哪儿找合适的人呢?”何无忌说:“没人比刘道民更合适了。”这刘道民就是东莞的刘穆之。刘裕说:“我也认识他。”马上派人去叫刘穆之。当时刘穆之听到京口这边吵闹声,早上起来,出门到路边,正好碰到刘裕派来的人。刘穆之盯着来人,半天没说话,然后转身回屋,把布裙撕了做成裤子,就去见刘裕。刘裕说:“刚开始举大事,正艰难的时候,急着需要一个军吏,你觉得谁能胜任?”刘穆之说:“您刚建立府署,军吏确实得有才能,这紧急时刻,大概没人比我更合适了。”刘裕笑着说:“你要是能屈就,我的事儿就有希望了。”当场就任命刘穆之为主簿。
孟昶劝桓弘在那天出去打猎,天还没亮,城门打开放猎人出去。孟昶和刘毅、刘道规带着几十个壮士直接冲进去,桓弘正在喝粥,他们上去就把桓弘杀了。然后召集人手渡过长江。刘裕让刘毅去杀刁弘。
在这之前,刘裕派一起谋划的周安穆到建康给刘迈报信,刘迈虽然答应了合作,但心里特别害怕。周安穆担心事情泄露,就赶紧跑回去了。桓玄任命刘迈为竟陵太守,刘迈想赶紧去上任。当天晚上,桓玄给刘迈写信说:“北府那边的人情绪咋样?你最近见到刘裕,他说了啥?”刘迈以为桓玄已经知道他们的计谋了,第二天一早就去报告了。桓玄大吃一惊,封刘迈为重安侯。但没过多久,桓玄又嫌刘迈没抓住周安穆,让他跑了,就把刘迈杀了,还把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等人也都杀了。
大家推举刘裕当盟主,总管徐州事务,任命孟昶为长史,镇守京口,檀凭之为司马。彭城来应募的人,刘裕都让郡主簿刘钟统领。二月丁巳,刘裕率领徐、兖二州的一千七百人,在竹里驻军,还向各地发布檄文,声称益州刺史毛璩已经平定了荆楚地区,江州刺史郭昶之在寻阳迎接皇上复位,镇北参军王元德等人率领部下占据了石头城,扬武将军诸葛长民已经占据了历阳。
“内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