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1 / 2)
宋纪七,从公元447年(丁亥年)到公元450年(庚寅年),共四年。
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丁亥年)
开春正月甲戌这天,朝廷放了波大招——大赦天下。
北魏那边,吐京胡和山胡的曹仆浑等人搞事情反叛,二月,征东将军武昌王拓跋提等人出兵,把他们摁平了。
癸未日,北魏老板拓跋焘去了中山。
之前北魏拿下敦煌时,沮渠牧犍让人砸开府库,把金玉珠宝全划拉走,还不关门。老百姓见了也跟着哄抢,官府查了半天没抓到人。这时候,沮渠牧犍的亲信和管仓库的人爆料了,说他父子俩藏了好多毒药,偷偷摸摸杀了上百号人,他姐妹还搞旁门左道。官府去他家一搜,果然找到赃物。拓跋焘气炸了,赐死沮渠昭仪,把他宗族全端了,就沮渠祖因为投降早留了条命。后来又有人说沮渠牧犍还跟老部下勾结谋反,三月,拓跋焘派崔浩去他家赐死了他,给了个谥号“哀王”。
北魏把定州的三千家丁零人迁到平城。
六月,北魏西征的扶风公处真等八个将领,因为贪污军资、抢东西,赃款都上千万,全被砍了。
当初南朝宋文帝因为钱不值钱、东西贵,改铸四铢钱。结果老百姓纷纷凿开古钱取铜私铸。文帝头疼,录尚书事江夏王刘义恭建议,用大钱当两个小钱使。右仆射何尚之反对:“钱这东西,本来就是用来交易的,哪用得着多铸?数量少就值钱,多了就贬值,本质上没啥区别。搞一当两,纯属抬虚价!要是这么干,富人资产直接翻倍,穷人更惨,这哪是搞公平啊?”但文帝最后还是听了刘义恭的。
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阳文王刘义季挂了。自从彭城王刘义康被降级后,他就天天喝酒摸鱼。文帝写信骂他、警告他,他照样喝得昏天黑地,最后喝出病去世了。
北魏乐安宣王拓跋范也没了。
冬十月壬午,胡籓的儿子胡诞世杀了豫章太守桓隆之,占了郡城反叛,想拥护前彭城王刘义康当老大。前交州刺史檀和之正好辞官回家,路过豫章,把他干掉了。
十一月甲寅,封皇子刘浑为汝阴王。
十二月,北魏的晋王拓跋伏罗去世。
杨文德占了葭芦城,拉拢氐族、羌族,武都等五郡的氐人都响应他。
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戊子年)
开春正月,北魏仇池镇将皮豹子率大军攻打杨文德,把他打崩了,杨文德弃城逃往汉中。皮豹子俘虏了他的老婆孩子、手下和军资,还有杨保宗娶的北魏公主,然后撤军了。
当初杨保宗要反叛,公主还劝他。有人问:“你咋能背叛娘家呢?”公主说:“事成之后我就是一国之母,比当个小县公主强多了!”结果拓跋焘赐死了她。
杨文德因为丢了地盘,被免官削爵。
二月癸卯,拓跋焘去定州,解散了修边塞的民工,接着去上党,把潞县两千多家反叛的百姓全杀了,又把河西离石的五千多家迁到平城。
闰月己酉,宋文帝在宣武场搞了场大阅兵。
早先刘湛被干掉后,庾炳之受到重用,一路升到吏部尚书,权势大得没边。但这家伙没文化,性格急躁浅薄,当了吏部老大后,老骂宾客,还收了不少好处,士大夫都烦他。
后来庾炳之留了两个令史在自己家过夜,被官府揭发。文帝觉得这事儿不大,想算了。但仆射何尚之使劲怼他:“庾炳之见人有烛台、好驴,没有不抢的;选官也不公平,黑料一箩筐;还拉帮结派、搬弄是非,败坏风气比范晔还厉害,就差没谋反了!就算不杀他,也得把他撸走!”文帝本来想让庾炳之当丹阳尹,何尚之又说:“他犯了错还受恩宠,再让他当丹阳尹,这不更助长他的气焰吗?古人说‘没赏没罚,尧舜都治不了国’。我以前说范晔,也不怕得罪您,只要是真心话,死九回都不悔!古今中外,没见过像庾炳之这样黑料满天飞、贪了几百万,还能当大官的!”文帝于是免了庾炳之的官,让徐湛之当丹阳尹。彭城太守王玄谟上书:“彭城水路陆路都重要,请派皇子来坐镇。”夏天四月乙卯,任命武陵王刘骏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
五月甲戌,北魏封交趾公韩拔为鄯善王,镇守鄯善,像对郡县一样向当地百姓收税派役。
那个“大钱当两”搞了一阵子,官府民间都觉得不方便,己卯日,就废了。
六月丙寅,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升为司空。
辛酉日,拓跋焘去了广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