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1 / 2)
宋文帝刘义隆攻打北魏,丹杨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彭城太守王玄谟等人都劝皇上赶紧行动;左军将军刘康祖却觉得“现在时间有点晚了,要不等到明年再打”。皇上说:“北方百姓深受北魏残暴统治的苦,起义的人到处都是。要是我们把军队耽搁一年,那些向往正义的人的心就凉了,这可不行。”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劝说道:“我们是步兵,对方是骑兵,这形势对我们不利啊。檀道济两次北伐都没成功,到彦之也失败而归。现在看王玄谟这些人,本事也超不过那两位将领,咱们军队的规模,也不比以前大,我怕这次又得让咱们的军队蒙羞。”皇上说:“咱们军队前两次失利,各有各的原因。檀道济是因为敌人太狡猾,到彦之是中途生病。北魏人靠的就是他们的马;今年夏天雨水多,河道畅通,咱们乘船往北进发,碻磝的敌人肯定得跑,滑台那小据点,也很容易就被咱们拿下。攻下这两座城,咱们就能就地获取粮草,安抚百姓,那虎牢、洛阳自然也就守不住了。等到初冬的时候,咱们的城守相互连接,北魏的马要是敢过河,那就等着被咱们活捉吧。”沈庆之又坚持说不能打。皇上就让徐湛之、江湛去反驳沈庆之。沈庆之说:“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庭,种地得问农民,织布得问婢女。陛下现在要讨伐别的国家,却和这些白面书生商量,这事儿怎么能成呢!”皇上听了大笑。太子刘劭和护军将军萧思话也来劝谏,皇上都不听。
北魏皇帝拓跋焘听说刘宋皇上要北伐,就又给他写了封信说:“咱们两国和平友好这么久了,可你们贪心没个够,还引诱我们边境的百姓。今年春天我到南方巡视,就是去看看我的百姓,把他们带回去。现在听说你打算亲自来,要是你能到中山或者桑干川,那就随便你,来我不迎接,走我也不送行。要是你对自己的地盘不满意,可以来平城住,我也可以去扬州,咱俩换换。你都五十岁了,估计都没出过远门,就算你自己非要来,也跟个三岁小孩似的,和我们鲜卑人在马背上长大的能比吗!也没别的东西送你,现在送你十二匹打猎用的马,还有毡子、药材这些东西。你路途遥远,马要是没力气了,可以骑这些马;要是水土不服,这些药也能自己治病。”
秋季七月庚午日:皇上发布诏书说:“北魏最近虽然受到了一些挫折,但他们的狼子野心可没改。最近收到河朔、秦州、雍州等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奏表,诉说他们困苦艰难,盼望着我们去拯救,还偷偷联络起来等着我们的军队;芮芮(柔然)也派密使远道而来表达诚意,发誓和我们相互配合;谋划这次行动,正是现在这个时候。可以派宁朔将军王玄谟率领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带领水军进入黄河,受青、冀二州刺史萧斌的指挥;太子左卫率臧质、骁骑将军王方回直接前往许昌、洛阳;徐、兖二州刺史武陵王刘骏、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各自率领部下,从东西两面一起进攻;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去震动汧、陇地区;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出兵驻扎在彭城,指挥各路大军。”申坦是申钟的曾孙。
当时大规模征兵,王公、妃主、朝廷官员、州郡长官,下到有钱的百姓,各自献上金银、丝绸、杂物来资助国家打仗。又因为兵力不够,把青、冀、徐、豫、二兖六个州的百姓,按照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办法征调,暂时服役,命令到了十天内就得收拾好行装;长江沿岸五个郡的人到广陵集合,淮河沿岸三个郡的人到盱眙集合。还招募朝廷内外擅长骑马、步兵各种技艺和有武力的人,只要符合条件的,都给丰厚的奖赏。有关部门又上奏说军费不够,扬州、南徐州、兖州、江州这四个州,百姓家里财产满五十万,和尚尼姑财产满二十万的,都要借四分之一,等战事结束就归还。
建武司马申元吉带兵直奔碻磝。乙亥日,北魏济州刺史王买德弃城逃跑。萧斌派将军崔猛攻打乐安,北魏青州刺史张淮之也弃城跑了。萧斌和沈庆之留守碻磝,让王玄谟去围攻滑台。雍州刺史随王刘诞派中兵参军柳元景、振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军曾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带兵从弘农出发。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七十多岁了,觉得自己是关中的豪门大族,就请求进入长安召集汉族和少数民族,刘诞答应了他;于是庞季明从赀谷进入卢氏,卢氏的百姓赵难接纳了他。庞季明就去劝说当地的士人百姓,响应他的人很多,薛安都等人顺着这个形势,从熊耳山出兵;柳元景带兵随后跟进。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派中兵参军胡盛之从汝南出兵,梁坦从上蔡出发,前往长社。北魏荆州刺史鲁爽镇守长社,弃城逃跑。鲁爽是鲁轨的儿子。幢主王阳儿攻击北魏豫州刺史仆兰,把他打败了,仆兰逃到虎牢;刘铄又派安蛮司马刘康祖带兵去援助梁坦,进逼虎牢。
北魏的大臣们刚开始听说刘宋派兵来了,就跟北魏皇帝说,请求派兵去救援黄河沿岸储存的粮食和布帛。北魏皇帝说:“现在马还没养肥,天气还热,现在出兵肯定没什么效果。要是刘宋的军队一直来,我们就先退回阴山躲避一下。我们鲜卑人本就穿羊皮裤,要那些丝帛有啥用!等到十月,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九月辛卯日,北魏皇帝带兵南下救援滑台,命令太子拓跋晃屯驻在漠南防备柔然,吴王拓跋余守卫平城。
庚子日,北魏征调各州郡五万兵力,分配给各路军队。
王玄谟的部队规模很大,武器装备精良整齐;但王玄谟这人贪心固执,还喜欢杀人。刚开始围攻滑台的时候,城里有很多茅草屋,大家请求用火箭把这些屋子烧了。王玄谟却说:“这些都是我的财产,着什么急烧啊!”城里的人一听,马上把茅草屋拆了,挖地洞躲起来。当时黄河、洛水一带的百姓,每天都有上千人争着送粮食、拿武器来投奔,王玄谟却不任用他们的首领,而是把他们分配给自己亲近的人;每家给一匹布,却要人家交八百个大梨;因此大家都很失望。攻城攻了好几个月都没打下来,听说北魏的救兵快到了,大家请求把战车连起来组成营寨,王玄谟又不听。
冬季十月癸亥日,北魏皇帝到了枋头,派关内侯代郡人陆真夜里和几个人突破包围,偷偷潜入滑台,安抚城里的人,还登上城墙查看王玄谟军营的布局,然后回去报告。
乙丑日,北魏皇帝渡过黄河,军队号称百万,战鼓的声音震天动地;王玄谟害怕了,转身就跑。北魏军队追击,刘宋军队死了一万多人,王玄谟手下的士兵几乎都跑光了,丢弃的军用物资和器械堆积如山。
“内核解读”
宋文帝刘义隆发动的元嘉北伐,是南朝历史上极具标志性的军事行动,其兴衰成败不仅折射出宋魏双方的实力消长,更暴露了南朝政权在战略决策、军事指挥等层面的深层问题。这段史料生动还原了北伐前后的决策博弈与战场实况,其中蕴含的历史教训至今仍引人深思。
决策层的认知鸿沟:书生论兵的致命陷阱
宋文帝北伐决策的形成,始终伴随着激烈的朝堂争议,而争议的核心恰是军事专业性与政治理想主义的冲突。宋文帝坚持北伐的理由看似充分:北方民众不堪北魏统治,义军四起;夏季河水暴涨便于水军行动;攻克碻磝、滑台后可顺势推进。但这些判断严重脱离实际军事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