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1 / 2)
话说当初,魏主路过彭城的时候,派人跟城里说:“粮食吃完啦,我们先撤,等麦子熟了再来哈。”到了约定的时间,江夏王义恭就琢磨着要割了麦子、毁了青苗,把老百姓都迁到城堡里集中安置。镇军录事参军王孝孙就说了:“咱先别急,要是魏军不来,咱这样做就多余了;要是他们真再来,这办法也不靠谱啊。你想啊,老百姓在内城憋了那么久,都快饿坏了,春天这时候,还能去野外采点东西填饱肚子。要是一集中安置到城堡,那不马上就得饿死嘛。老百姓要是知道自己横竖都是死,谁还能管得住他们啊!要是魏军真的铁定要来,到时候割麦子也不迟呀。”这话一说完,大家都不吭声了,没人敢接茬。这时候,长史张畅站出来说:“孝孙这想法,确实值得琢磨琢磨。”镇军府典签董元嗣正站在武陵王骏旁边呢,也赶紧附和:“王录事这建议,没毛病,不能改。”别驾王子夏也跟着说:“确实在理。”张畅一听,就拿起手板对武陵王骏说:“我都想让孝孙弹劾子夏了。”骏就纳闷儿了,问:“王别驾咋啦?”张畅就说:“割麦子、迁百姓,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一方百姓的安危呢。子夏身为州里的高官,一开始也没发表啥意见,等听了元嗣的话,就立马笑着附和。这明显就是一味迎合,这样咋能好好辅佐君主呢!”子夏和元嗣听了,那叫一个尴尬,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义恭这提议也就这么黄了。
再说说之前,鲁宗之跑去投奔了北魏,他儿子鲁轨当上了北魏的荆州刺史、襄阳公,镇守长社。鲁轨心里一直想着回南方,可因为以前杀了刘康祖还有徐湛之他爹,心里发怵,就没敢回来。鲁轨去世后,他儿子鲁爽继承了他的官职爵位。鲁爽从小就有一身武艺,他和弟弟鲁秀都挺受魏主宠信,鲁秀还当上了中书郎。后来呢,兄弟俩不知道咋的都犯了事儿,魏主就把他俩一顿数落。鲁爽和鲁秀害怕被砍头,趁着魏主从瓜步回朝,走到湖陆的时候,就跟魏主说:“我们跟南朝有仇,每次南朝军队一来,就担心祖宗的坟墓遭殃。能不能让我们回去把祖先的灵柩迎回来,葬到平城啊。”魏主答应了。鲁爽一到长社,就把几百个北魏的守兵给杀了,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还有愿意跟着他的一千多家,投奔汝南去了。这年夏天四月,鲁爽派鲁秀去寿阳,给南平王铄送了封信,表示要投降。宋文帝听说这事儿,那叫一个开心,马上封鲁爽为司州刺史,镇守义阳;鲁秀当了颍川太守,其他的弟弟侄子也都封了官、赏了爵位,给的赏赐那叫一个丰厚。北魏那边气得直接把鲁家的祖坟给刨了。徐湛之这人深明大义,觉得这是国家大计,朝廷应该接纳鲁家兄弟,自己不能因为私人恩怨坏了大事,就上书请求辞官回家种地,宋文帝没答应。这时候,青州有个叫司马顺则的老百姓,自称是晋朝皇室的近亲,拉了一票人,号称齐王。梁邹的守将崔勋之去州里办事,五月乙酉这天,司马顺则瞅准机会,一下子就占领了梁邹城。还有个和尚,自称司马百年,也跟着起哄,拉了帮人号称安定王,响应司马顺则。
壬寅这天,北魏宣布大赦天下。
己巳日,江夏王义恭兼任南兖州刺史,把驻地迁到盱眙,还增加了监管十二个州军事的权力。
戊申日,尚书左仆射何尚之升任尚书令,太子詹事徐湛之成了仆射兼护军将军。何尚之觉得徐湛之是皇亲国戚,又深受皇帝信任,所以啥事都让着他。皇帝下诏,让徐湛之和何尚之一起处理诉讼案件。这么一来,虽然何尚之是尚书令,但朝廷大事基本上都徐湛之说了算。
六月壬戌日,北魏改年号为正平。
魏主让太子少傅游雅、中书侍郎胡方回等人重新修订法律,修改和增加了不少条款,总共弄出了三百九十一条。
北魏太子晃负责处理国家事务,他特别信任身边的人,还自己搞起了园林田地,想着从中捞点好处。高允就劝他说:“天地是公平无私的,所以能包容万物;君王也应该公平无私,才能治理好国家。您现在是太子,以后要继承皇位,一举一动大家都盯着呢。您却搞私人田地,养鸡养狗,甚至还在集市上做买卖,跟老百姓抢那点蝇头小利,这要是传出去,名声得多难听啊,想掩盖都掩盖不了。这天下将来都是您的,要啥没有啊,何必跟那些小商小贩争这点小钱呢!以前虢国快灭亡的时候,神灵赐给国君土地,结果加速了灭亡;汉灵帝自己搞小金库,最后也导致国家覆灭,这些都是前车之鉴,您可长点心吧!周武王因为重用周公、召公、太公、毕公这些贤能,才得了天下;殷纣王宠信飞廉、恶来这些奸臣,最后丢了江山。现在东宫有才能的人不少,可您身边这些侍从,恐怕都不是什么正派人。希望您能远离那些小人,多亲近忠诚善良的人,把您的那些田地分给穷人,该卖的东西就按时卖,该收就收。这样,您的好名声就会越来越响,那些坏话自然就没了。”太子晃根本不听。
太子处理政务挺精明的,但是中常侍宗爱这人,性格阴险暴躁,老是干些违法乱纪的事儿,太子特别讨厌他。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很受太子宠信,在宫里也挺有话语权,他俩跟宗爱关系都不好。宗爱害怕被仇尼道盛他们告发,就先下手为强,诬告他们有罪。魏主一听就火了,直接在大街上把仇尼道盛他们砍了头,东宫的官员也跟着遭殃,好多都被处死,魏主那叫一个气啊。戊辰日,太子晃又忧又怕,就这么挂了。壬申日,葬在了金陵,谥号景穆。后来魏主慢慢知道太子是冤枉的,那叫一个后悔。
秋天七月丁亥日,魏主去了阴山。
青、冀二州刺史萧斌派振武将军刘武之等人去攻打司马顺则和司马百年,直接把他俩都给砍了。癸亥日,梁邹之乱被平定。
萧斌和王玄谟因为之前打仗败退,都被免了官职。宋文帝就问沈庆之:“萧斌想杀王玄谟,你为啥拦着呀?”沈庆之回答说:“那些将领打败仗逃跑,心里都怕被治罪呢。要是回来就被砍头,那以后大家都得跑路,谁还敢回来啊,所以我就拦着了。”
九月癸巳日,魏主回到平城;冬天十月庚申日,又去了阴山。
宋文帝派人去北魏,北魏也派殿中将军郎法佑来,两边表示要友好相处。
己巳日,北魏上党靖王长孙道生去世。
十二月丁丑日,魏主封景穆太子的儿子拓跋濬为高阳王;但后来一想,拓跋濬是皇孙,又是嫡长子,不适合当藩王,就没封成。这时候拓跋濬才四岁,聪明得不得了,魏主可喜欢他了,天天带在身边。魏主还把秦王翰改封为东平王,燕王谭改封为临淮王,楚王建改封为广阳王,吴王余改封为南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