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860章 高宗明皇帝上

第860章 高宗明皇帝上(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初,各位王爷外出镇守地方,都会设置典签一职,地方上的大小事务,全都交给典签处理。典签经常入朝奏报事情,一年能往返好几次,皇帝往往会和他们私下交谈,询问州里的情况,刺史的好坏,全凭典签一张嘴。所以从刺史往下,没有不对典签恭敬有加的,还常常担心做得不够好。这样一来,典签在州里权势很大,还趁机干了不少以权谋私的坏事。武陵王萧晔任江州刺史时,性格刚烈正直,不好糊弄。他的典签赵渥之就对别人说:“现在我回京都,就能把刺史换掉!”等见到齐世祖,就拼命说萧晔的坏话,萧晔于是就被免官召回了。

南海王萧子罕戍守琅邪时,想暂时去东堂游玩一下,典签姜秀不同意。萧子罕回来后,哭着对母亲说:“我想挪动五步都不行,这和囚犯有什么区别!”邵陵王萧子贞曾经想要熊白(熊背上的脂肪,为美食),厨师回答说典签不在,不敢给他。

永明年间,巴东王萧子响杀了刘寅等人,齐世祖听说后,对大臣们说:“萧子响竟然造反了!”戴僧静大声说:“各位王爷本来就都该造反,哪只巴东王一个!”皇上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回答道:“这些王爷生来没罪,却像被囚禁一样,想要一根藕、一杯浆,都得先问典签;典签不在,那就只能整天忍着口渴。各州的人只知道有典签,不知道有刺史。这样他们怎么能不造反!”

竟陵王萧子良曾经问众人:“士大夫为什么要去巴结典签呢?”参军范云说:“去巴结长史以下的人都没什么好处,去巴结典签,立刻就能得到翻倍的回报。怎么能不去呢!”萧子良听了面露愧色。等到宣城王诛杀各位王爷的时候,都是让典签去动手,竟然没有一个王爷能反抗的。孔珪听说后,流着泪说:“齐朝的衡阳王、江夏王最有志向,却也被杀了;要是不设立典签,本来不至于这样。”宣城王也深知典签制度的弊端,于是下诏说:“从今往后,各州有紧急的事情,应当秘密奏报给朝廷,不要再派典签入朝奏事。”从这以后,典签的权力就逐渐变小了。

萧子显评论说:帝王的儿子,从小生长在富贵之家,早上还在宫廷内,晚上就去管理地方了。为了防止他们骄纵,抑制他们的逸乐,这是历代常用的制度。所以给他们配备辅佐官员,都由皇帝亲自挑选;皇帝身边的旧人,就任命为主帅,王爷们的饮食起居,一举一动都得向上汇报;他们所处的地位虽然重要,但自己却没有行动自由。权力不在自己手上,恩泽也不能施及他人,一旦遇到艰难时刻,指望他们放弃权力,匡扶危难,怎么可能呢!这是刘宋时期留下来的风气,到了齐朝就变得尤其严重了。

十月十六癸卯日,任命宁朔将军萧遥欣为豫州刺史,黄门郎萧遥昌为郢州刺史,辅国将军萧诞为司州刺史。萧遥昌是萧遥欣的弟弟,萧诞是萧谌的哥哥。

十七甲辰日,北魏任命太尉东阳王拓跋丕为太傅、录尚书事,留守平城。

二十一戊申日,北魏皇帝亲自祭告太庙,派高阳王拓跋雍、于烈奉迁祖先牌位到洛阳;二十四辛亥日,从平城出发。

海陵王在位的时候,起居饮食,都得先问过宣城王才能行动。有一次他想吃蒸鱼菜,太官令回答说没有录公(宣城王萧鸾)的命令,最后没给他做。二十四辛亥日,皇太后下令说:“继位的君主年幼,处理各种政务还很懵懂;而且很早就体弱多病,无法承担重任。太傅宣城王,是宣皇帝的后代,又深受太祖的宠爱,应该继承皇位。皇帝可以降封为海陵王,我也该到别馆养老了。”并且宣称宣城王是太祖的第三个儿子。十一月初六癸亥日,高宗萧鸾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任命太尉王敬则为大司马,司空陈显达为太尉,尚书令王晏加封为骠骑大将军,左仆射徐孝嗣加封为中军大将军,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

度支尚书虞悰称病,没有参加即位仪式。皇帝因为虞悰是旧臣,想拉他参与辅佐自己登基,就让王晏把废立皇帝的事情告诉虞悰。虞悰说:“主上圣明,公卿们齐心协力,哪还用得着我这老朽来辅佐新朝呢!我不敢接受您的命令!”说完就痛哭起来。朝廷大臣商议着要弹劾他,徐孝嗣说:“这也是古人那种正直的遗风。”于是就没弹劾他。

皇帝和大臣们举行宴会,下诏让功臣们给大家敬酒。王晏等人都起身离席去敬酒,只有谢瀹坐着不动,说:“陛下登基,是顺应天命和民心;王晏却妄图把上天的功劳据为己有!”皇帝大笑,化解了尴尬。宴会结束后,王晏叫谢瀹一起乘车回尚书省,想和他搞好关系。谢瀹一脸严肃地说:“你的老巢在哪里!”王晏很忌惮他。

十一月二十丁卯日,皇帝下诏:“地方的藩王、州牧、郡守等官员,要是有人进献物品,但凡不是当地特产,全部禁止。”

二十二己巳日,北魏皇帝到了信都。二十三庚午日,下诏说:“最近听说边境的蛮人,经常到南方抢劫掠夺,弄得百姓父子分离,家庭破碎。我正要统一天下,像养育子女一样对待百姓,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生,南方的百姓怎么能知道朝廷的仁德呢!可以下诏给荆、郢、东荆三州,禁止并约束蛮人,不许他们侵犯骚扰百姓。”

十一月,二十六癸酉日,任命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

三十丁丑日,北魏皇帝到了邺城。

十二月初三庚辰日,南齐皇帝封皇子萧宝义为晋安王,萧宝玄为江夏王,萧宝源为庐陵王,萧宝寅为建安王,萧宝融为随郡王,萧宝攸为南平王。

初七甲申日,皇帝下诏说:“地方县令俸禄微薄,虽然当地一直有进贡的惯例,但从现在开始,全部停止。”

初八乙酉日,追尊始安贞王为景皇,他的妃子为懿后。

初九丙戌日,任命闻喜公萧遥欣为荆州刺史,丰城公萧遥昌为豫州刺史。当时皇上的长子晋安王萧宝义有残疾,其他儿子都还年幼,所以让萧遥光在朝中任职,让萧遥欣去镇守安抚长江上游地区。

十一戊子日,立皇子萧宝卷为太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