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832章 太祖高皇帝

第832章 太祖高皇帝(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齐纪一,从公元479年(己未年)到公元483年(癸亥年),共五年。

建元元年(己未,公元479年)

春天,正月甲辰日,朝廷任命江州刺史萧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以及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担任江州刺史,安南长史萧子良为督会稽等五郡诸军事和会稽太守。

当初,沈攸之想召集人马,鼓励百姓互相告发,因此很多士人和百姓因被牵连而服役。萧嶷到任后,一天就遣散了三千多人。他在府州里使用的仪仗器物等,都力求节俭,减轻刑罚,减少赋税,辖区内的百姓都特别高兴。

辛亥日,朝廷任命竟陵世子萧赜为尚书仆射,还给他晋升为中军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

太傅萧道成因为谢朏名气很大,一心想拉他来参与辅佐自己成就帝业,让他担任左长史。有一次摆酒和谢朏谈论魏、晋时期的旧事,萧道成说:“石苞不早点劝晋文王(司马昭)称帝,等文王死了才痛哭,和冯异比起来,他可不算能洞察先机。”谢朏说:“晋文王世代侍奉曹魏,本就该一直做臣子;就算曹魏按照唐尧、虞舜禅让的旧例,他也应该再三辞让,这样才显得品德更高尚。”萧道成听了很不高兴。甲寅日,让谢朏担任侍中,改任王俭为左长史。

丙辰日,任命给事黄门侍郎萧长懋为雍州刺史。

二月丙子日,邵陵殇王刘友去世。辛巳日,北魏太皇太后和北魏皇帝前往代郡温泉。

甲午日,朝廷下诏重申之前的命令,让太傅萧道成朝拜时司仪不用直呼其名。

己亥日,北魏太皇太后和北魏皇帝回到西宫。

三月癸卯初一,发生日食。

甲辰日,朝廷任命太傅萧道成为相国,总理百官事务,封给他十个郡,封为齐公,加赐九锡;他原来的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等官职照旧。乙巳日,下诏齐国的官爵礼仪,都仿照朝廷的规格。丙午日,让世子萧赜兼任南豫州刺史。

杨运长从宣城郡卸任回家,齐公派人把他杀了。凌源令潘智和杨运长关系很好;临川王刘绰,是刘义庆的孙子。刘绰派亲信陈讠赞去劝说潘智:“您是先帝的旧臣,我是宗室近亲,就现在这形势,哪能长久保全呢!要是咱们联合朝廷内外的人,估计有很多人响应。朝廷里的人一直有这个心思,就是苦于没人带头罢了!”潘智马上把这事告诉了齐公。庚戌日,刘绰兄弟和他们的同党都被诛杀。

甲寅日,齐公接受策命,在他的封国内实行大赦,把石头城作为世子宫,一切都和东宫规格一样。褚渊拿何曾从曹魏司徒转任晋丞相的旧事举例,请求担任齐国官职,齐公没答应。任命王俭为齐尚书右仆射,兼任吏部尚书;王俭当时才二十八岁。

甲戌日,武陵王萧赞去世,并非因为生病。

丙戌日,给齐王萧道成加特殊礼遇,将世子萧赜晋升为太子。

辛卯日,宋顺帝下诏书把皇位禅让给齐王。壬辰日,宋顺帝本应到殿前行礼,可他不肯出来,躲在佛像的宝盖了,亲自带着宦官把顺帝找出来,王敬则劝说顺帝出来,并扶他上车。顺帝擦着眼泪问王敬则:“是不是要杀我呀?”王敬则说:“只是让您出去住到别的宫里。当年你们家取代司马家的时候也是这样。”顺帝边哭边弹手指说:“希望下辈子再也不要生在帝王家!”宫里的人都哭了。顺帝拍着王敬则的手说:“肯定不用担心,我会赏给你十万钱。”当天,百官都陪着站位。侍中谢朏当值,按规矩应该解下皇帝玉玺,他假装不知道,问:“有什么公事吗?”传诏的人说:“解下玉玺交给齐王。”谢朏说:“齐国自然有他们自己的侍中。”说完就拉过枕头躺下。传诏的人害怕了,让谢朏称病,找别人代替他,谢朏说:“我没病,说什么称病!”于是穿着朝服,步行走出东掖门,上车回家了。朝廷只好让王俭担任侍中,解下玉玺。礼仪结束后,顺帝乘坐画轮车,出东掖门前往东邸,他问:“今天怎么不奏乐呢?”身边的人都没人回答。右光禄大夫王琨,是王华的堂弟,在晋朝时就已经是郎中,到这时,他攀着车的獭尾痛哭说:“别人都觉得长寿是好事,老臣我却觉得长寿是悲哀。我既然不能早死,却又一次次看到这种改朝换代的事!”他哭得哽咽不止,百官也都跟着落泪。

司空兼太保褚渊等人捧着玉玺,率领百官到齐宫劝萧道成登基称帝;萧道成推辞没有接受。褚渊的堂弟前安成太守褚炤对褚渊的儿子褚贲说:“你家司空今天在哪呢?”褚贲说:“在齐大司马门捧着玉玺呢。”褚炤说:“真不知道你家司空把一家人的东西给了另一家人,这算怎么回事!”甲午日,萧道成在南郊登基称帝。回到宫中后,大赦天下,改年号。封宋顺帝为汝阴王,给他的优待尊崇之礼,都仿照宋朝初期对前朝皇帝的规格。在丹杨为宋顺帝建造宫殿,派兵守卫。宋朝的祖宗牌位迁到汝阴庙,各位藩王都降为公爵;如果不是对齐朝出过力的,其他封国一律撤销,只保留南康、华容、萍乡三个封国,用来供奉刘穆之、王弘、何无忌的后人,被撤销封国的一共有一百二十人。原宋朝和齐朝两个朝廷的官员,按照职责继续任职,名号不同或者人员超过限额的,另外再详细商议。

朝廷任命褚渊为司徒。前来祝贺的宾客坐满了一屋子,褚炤感叹说:“彦回(褚渊字)年轻时树立了好名声和品行,怎么会堕落成这样!我们家门不幸,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拜官。要是彦回在当中书郎的时候就死了,不就能成为一个名士吗!他品德名声不昌盛,却还能活到百岁!”褚渊坚决推辞,不肯接受任命。

奉朝请河东人裴觊上表,列举皇帝的过错恶行,然后辞官离去;皇帝很生气,把他杀了。太子萧赜请求杀了谢朏,皇帝说:“杀了他反而成就了他的名声,应该对他宽容不计较。”过了很久,因为一些事把谢朏罢官,让他回家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