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战前夕(1 / 2)
宋江开口道:“天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多多准备滚木礌石,假如官军势大,我们亦可坚守。”
吴用也附和道:“宋头领所言极是,我们对抗官兵还是有经验的,官兵弱...我们可以出击,官兵强...我们则可坚守。”
晁盖看了看众人,最后眼光落在史文恭身上:“史院长,你有什么意见呢?”
史文恭赶忙一拱手:“禀天王,小弟和宋头领,还有军师的意见一样,无论官军来多少人,也无论“水火将军”再厉害,也让他们有来无回。”
晁盖心中想到:也难怪都是这样的想法,以前官军攻打水泊梁山,都是采取的以逸待劳,而且每次都是大获全胜。
晁盖缓缓说道:“各位贤弟,我们刚刚修整好的城市,若再经战火,百姓们又要流离失所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初具规模的街市:
“你们看,这市集才热闹起来,田里的庄稼也刚抽新芽。若让战火重燃,我们这些日子来的心血,怕是都要付诸东流。”
吴用若有所思:“天王的意思是……”
“我们以往据险而守,确实屡战屡胜。”
晁盖转过身来,目光扫过众人,“但那时我们守的是水寨,是荒山。如今我们有了城池,有了田产,有了安居乐业的百姓。若再让战火蔓延至此,即便胜了,也是惨胜。”
宋江微微皱眉:“可若不出城迎战,难道要弃城而走?”
“不。”
晁盖走回地图前,手指点在凌州通往梁山的要道上,“我们要主动出击,让战火在官军那边燃烧。”
吴用有点不解的问道:“天王的意思是,我们主动出击攻打凌州?”
“正是!”
宋江有点担心:“天王,主动攻打敌人的城池,虽然也打过,但都是有一定的原因。”
宋江说的确实不错,梁山三打祝家庄,攻破大名府,济州府,包括郓城县,有的有内应,有的城内有伏兵。
可是,凌州城却不同,单廷珪和魏定国管理森严,而且梁山的情报部门暂时也没有渗透进去。
吴用也道:“天王...您说的倒不错,只是去攻打一座坚城,没有内应,很难呀!我们梁山第一次攻打大名府,损兵折将,便是这个原因。”
晁盖听着吴用和宋江的顾虑,脸上却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这笑容里带着几分旧厂街市井中磨砺出的狡黠,也带着商海里搏杀时练就的审时度势。
“军师和公明贤弟所虑极是。”
晁盖缓缓踱着步,“强攻凌州,确是下策。但我们为何一定要攻城呢?”
他忽然转身:“军师方才说,单廷珪和魏定国最擅长的是什么?”
“水攻与火攻……”
吴用脱口而出,随即羽扇停在了半空,“天王的意思是?”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晁盖引用了一句孙子的名言,随即又换上了市井的直白说法,“咱们不能总等着别人出招,再想办法破解。得让他们跟着咱们的步子走。”
一直沉默的史文恭忽然开口:“天王莫非是想……诱敌出战?”
“正是!”
晁盖重重一拍地图,“单廷珪和魏定国新官上任,又受朝廷重托剿灭我等,必想速战速决,立下大功。我们何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宋江心中仍然疑虑:“可这‘水火二将’并非鲁莽之辈,从他们以往战绩来看,用兵极为谨慎,如何肯轻易出城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