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赶往凌州(2 / 2)
再往前走,有一位说书先生,醒木一拍,正在讲一段隋唐好汉的故事,周围坐满了听客。
“好个热闹去处!”
李逵看得眼花缭乱,不住咂嘴。
韩伯龙笑道:“这范阳县地处要冲,南来北往的商贾都要在此歇脚,自然比别处繁华些。”
燕青却留心观察着街面情形,只见往来行人中不乏携刀带剑的江湖客,偶尔还有一队巡城官兵走过。
他低声道:“咱们寻个客栈住下,莫要太过招摇。”
看的出来,范阳县的管制还是比较严谨的,应该和水泊梁山攻打凌州有关。
三人行至一家气派的客栈前,抬头望去,只见门楣上高悬一块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广源客栈”四个大字。
这客栈楼高三层,飞檐翘角,檐下挂着一排精致的灯笼,将门前照得亮如白昼。
客栈门面开阔,进出的客人络绎不绝,多是衣着光鲜的商贾,间或有些风尘仆仆的江湖人士,伙计们穿着统一的青色短褂,肩搭白毛巾,在门口热情地迎送往来的客人,吆喝声、寒暄声、车马声交织在一起,显得异常热闹。
“嘿!这客栈真气派!比俺在别处见的都阔气!”
李逵咧开大嘴,指着那高楼赞道。
韩伯龙点头应和:“哥哥说的是,这范阳县是通衢大邑,南来北往的客商多在此打尖住店,客栈自然修得讲究。这‘广源’算是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店了,酒菜也出名。”
燕青细细打量,见这客栈不仅门面辉煌,左右还连着成片的铺面,形成了一片繁华街区,心中暗忖:果然是大县气象,非寻常镇店可比。
他见门口迎来送往的伙计眼尖嘴利,往来客人虽杂,但秩序井然,并无杂乱之象,便道:“就这里吧,寻个清净房间,也好说话。”
店小二见三人虽风尘仆仆,但李逵雄壮、燕青俊朗、韩伯龙精干,气度不凡,自然不敢怠慢,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三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里边请!咱们这儿上房、酒菜,一应俱全,包您满意!”
三人随着小二走进客栈,里面更是宽敞,一楼是热闹的饭堂,几乎座无虚席,人声鼎沸,酒肉香气混合着茶香扑面而来。
二层是雅间,三层是住宿,三人随着小二走上三楼。
三人准备先挑房间住下来,把随身包袱和兵器放下后再吃饭。
只见楼梯坚实,扶手光滑,可见生意之兴隆。
单是这家“广源客栈”的规模便可以看出来,范阳县不愧是人口近十万的大县,其繁华程度,远非石头寨那样的小村镇所能比拟。
安顿好后,燕青笑道:“小二,我们需要一个雅间。”
小二满脸堆笑地躬身道:“三位客官实在对不住,今日客人多,雅间都订满了。不过大堂里靠窗还有张好桌子,既敞亮又能看街景,您看...”
燕青略一沉吟,笑道:“也好,那就大堂吧,正好感受下这范阳县的烟火气。”
三人随着小二来到一楼大堂,有一个座位正好临着窗户,三个人拉开座位坐了下来。
果然如小二所说,这里既能将街市夜景尽收眼底,又能听见大堂里各桌客人的谈笑风生。
李逵一坐下就嚷嚷:“快些上酒上肉!走了这许多路,肚皮都贴到脊梁骨了!”
韩伯龙笑道:“哥哥莫急,这广源客栈的酱牛肉和烧刀子酒都是一绝。”
燕青却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四周,只见这大堂里果然热闹非凡,有商贾模样的在推杯换盏谈生意,有文人雅士在吟诗作对,也有几个江湖打扮的汉子在角落里低声交谈。
最引人注目的是邻桌几个衣着华贵的客人,正高声谈论着凌州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