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29章 海权的弊端。

第29章 海权的弊端。(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3月4号,宣冲的舰还在北方港口中“休养”。建邺方面负责检查战舰受损程度的特派员,还在路上。宣冲所在隔离室外面的广播,比平日更加高频率的的发通知。

至于燕都那边,随着天子定下基调后,高层停止扯皮。兵部已经将刘浩行的相关封赏,送到东图岛了。

燕都和建邺部门中负责执行的小人物们为了自己的前程在撕咬,而大人物们则是维持着斗而不破。

随着关押时日越来越长,宣冲能够感觉到那北来腔调的人越来越急躁,试图想要激怒自己,让自己口不择言。

然而宣冲照常喝茶睡觉,时不时地问一句:“你们是哪个科室的?”“科室工资多少?”这样的家常话。而在这些拉家常中,宣冲冷不丁冒出一些话,让对面破防了。

宣冲神语1:“不该三年升一次职吗?干这么长时间,都不升职,你的领导是把你当抹布。”(几年就能跳跃一次,那是宣冲这个身份)

宣冲神语2:“高血压啊,那你冬天暖气打开,保持在二十五度,这就对老人好啊,不要舍不得钱。”(在燕都通暖气将维持室内恒温在二十五度。都属于三环内的房子,这都不是小吏能买得起的)

话说现在,宣冲表现的就和晋惠帝一样。看似不谙世事,实际上是故意气人。

审问这么长时间,最终会以“误会”为结果了结;而处理“误会”,会让这些小科室来背锅。(谁叫这些科室没查出来任何成绩)。

宣冲是四品的武官,藩王出身,屁股没从阶层位置上挪下来,就直接关怀下层的牛马小吏。就等同于有钱人询问打工仔“你幸福嘛?”,打工仔会翻白眼,脾气不好来一句“我姓x,你xxx”。

宣冲的“屁股”不是不会从“高座”上落下来,至少在海军那边,宣冲是真的根据同学们普通生活费在过日子的。礼服是租的,饭是吃食堂,出行是和同学们合资买自行车。宣冲先暗中出五成价格,然后让自行车商人用一半价格卖给自己和自己的同学,以至于让同学们感慨这是捡了便宜。

而现在宣冲对审讯室内的这帮问罪人员拉家常,问工资,就是挑动了这帮“负重前行”的小官僚们最敏感的神经,当即拍桌子咒骂宣冲:“注意态度!”

审讯室内宣冲:“好啦,好啦,我注意态度。随后嘀咕一句“鼻屎大的官,架子还大”。算是给三昧真火加了一把九天神雷。

然而就在小官僚们当晚准备好好炮制宣冲,给宣冲饭菜加料的时候。半个小时后,建邺方面的军方将领就来看望功臣了。宣冲的禁闭结束了。

这么巧,是因为宣冲是卡着点,来气人。

在离开审讯室后,宣冲特地要求的对那些审讯自己的人进行了感谢,感谢他们这些日子不辞劳苦的陪同自己做心理辅导,只是在离开前,宣冲回眸一笑,送上了关怀智障的目光。

燕都方面担不起“内斗”的不体面,而建邺方面也不敢把“割据”放在台面上。

大家在现有权利义务的分配体系上相互膈应。互相挖墙脚,互相埋汰,是一回事,但是谁都不敢掀桌子。

…扛过小鬼纠缠,才有大王的收买…

宣冲收到了家中一封信,以及一张照片;照片上,那座四方形六层楼大厦的内宅里张灯结彩。

信件上的内容是,刘浩行的那些族兄弟们都在庆祝“世子南下能够捞一份大功劳”。

宣冲这才知道:现汉内战功可以对应“勋”,对于大族来说,“勋”和“功名”一样稀缺,是可以给几人,几十人,乃至上百人进行免税的。

当然这年头,免税群体不会聚集在“农田”这种不够赚钱的行当上;聚集之处自然是现汉中那些个“钢铁”“造船”这样的正业了。

啥,为了赚钱,为啥不用在某些商行的超暴利上面?

功勋、功名免税仅限于一代人(受勋不足三十年,按照三十年算)。在现汉内,大家对“横财”都是排斥;为了短期的暴利在地方上盘剥所收敛的钱财,最终会因为“一朝势去”后,“落了个白茫茫真干净”。

宣冲思索了一下。也就是说,要单凭现在这条以武立勋的路数走下去,同样能让东图岛上最赚钱的产业,就是石化利润留在本地。

然而宣冲摇了摇头。虽然名义上“武勋减税”和功名差不多,但是“武勋”的圈子都是“大老粗”,并不掌握国家工业经济生产。

在目前这个工业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东图需要的是“工业化项目”投入,所以自己还是得考功名。

宣冲听话地用信给家里面报喜,但是并没有兴奋的情绪;天子急匆匆给自己封赏,并没有给到自己想要的点上。这个“人情”自己会记住,但宣冲心里晓得,自是不能为这个,就在站队问题上,左摇右摆。

关二爷的忠义,就是在曹操的海量示好下,保持了立场。吕布那个二傻子,为了一点小利把自己给卖了。

接下来一个月内,宣冲留在原地,老老实实的接收南边给自己的复习资料。

此时此刻,舰船中手下都被港中的“不知名”势力收买了。并且通过雀眼螳螂虾号的大副和二副对宣冲发起邀请,面对这样的人情世故,宣冲用“做学问”为由,搪塞了出去。

…汉军在彭城…

四月份,战争结束,以东蜀割地赔款为结果。双方的大炮在双方共派的监督员下,撤出东渚战区。海岸线到丘陵区域,一个个弹坑叙述这里曾经厮杀。

总体来看,东蜀在这场战役中打得挺不错,现汉二十万大军减员足足五万人。且并没有拿下东蜀的腹地。

宣冲:“这绝对不是汉军善良!而是现汉南方的海军陆战队打得很烂。”

话说现汉海军方面的登陆部队到底是什么个战斗力?宣冲现在深刻怀疑,现汉投入的海军陆战部队就是近代雇佣兵的战斗力。

这支部队就是东南汉军,从周边藩属国,例如东瀛,新罗,占城等地招募穷家子弟;给予一定的安家费后,进行军事训练。只是装备好,服从强,但是没有信仰,缺乏对战术总结的主观能动性。

在东瀛这边,宣冲仔细研究后,确定这样的军队是无法对抗传统陆权的正规兵团。

宣冲按照上次穿越总结的经验,确定陆权的正规兵团是有“血酬”。这个血酬不是拿了多少钱,而是每一个小兵都能有阶层上升的机会。

“小兵不想做将军的军队,不是一流的军队”

现汉现在在东南海军方面愿意花钱,但是要给海军陆战队们翻身?没门!

宣冲查阅了现汉历史后,发现这是海盗时代,不,是海商时代就已出现的弊端。

海商们的贸易非常暴利,所以他们招人时相当舍得给钱;但是招来的人就得卖命,不想卖命可以离开单干,但若是小兵想要变成大当家,那是没门的。

这也就是东南海商聚啸几十万,最后不得不接受诏安的缘故。

因为这几十万人上陆,压根不能打!

现汉立国初期的战役中。一些海商认不清形势,试图在东南割据自立,结果堆积大量火炮和火枪,被骑兵团一个冲锋,就崩了。

按道理来说,东南这种“海商招募”的征兵就该到此为止了。但由于现汉开国时,东南大量海商们站队站得早。所以这种“海军陆战队四等人”的糟粕就继承了下来。

且由于现汉在南洋用兵多是干涉,只需要兵源“廉价”和“服从”。

现汉东南海军的强权,最倾向于征召东瀛方面的人。这些人认准自己是“家臣”的思想钢印,只要允许入籍,并且给足够的钱,就足够癫狂。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人在东瀛的宣冲,并没有去“吉原”寻欢作乐,而是如同在狼窝一样,仔细的观察这里的民风。

简单总结,现在东瀛人对于现汉的海军来说,就如同廓尔喀人对于大英帝国。以够狠、敢打著称。

但是要让宣冲来评兵,廓尔喀人要是真的勇猛善战,还能给人当狗?

乾隆派了六七千能拿着“血酬”的人过去,所谓够狠的廓尔喀叛乱者们的勇武,当场就原形毕露了。

在听到当地同僚称赞这里的武士是非常优良的战士后,宣冲嘴角一撇:“海权对抗我不懂,但是陆军文化我还是略懂的。你们特么都是菜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