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不容兄弟(1 / 2)
百官听了,炸开了锅。豪门党心中窃喜,这番旨意已经断绝了有人想为燕王求情的路,可以放心了,此时便飘然而去,任凭寒门党和清流党掰扯去了。
寒门党本想将事情继续扩大,最好能扯上齐王,此时见皇帝发了狠,用一百廷杖堵住了悠悠众口,斟酌再三还是惜命要紧,因此发了一顿牢骚后,也各自散了。
萧业自然不会自找麻烦,他看了一眼范廷,转身大步离开了。
大殿上与燕王亲近的大臣眼见他这个平日与燕王走的较近的、陛下跟前红人脱身想走,纷纷追赶了上去。
几人在紫宸殿外截住了萧业,吏部尚书曾伯炎率先开口,“萧大人,你平素与燕王关系最近,如今可不能拍拍屁股说走就走!咱们一块联名上疏,为燕王讨个说法!”
萧业微微一笑,云淡风轻的说道:“诸位大人若要上疏还请速去,莫要让禁卫军的廷杖等的太久。萧某身子骨弱,受不住一百廷杖,还是留着有用之躯为君分忧吧。”
说罢,不待众人反应,萧业闪身越过拦截,疾步走远了。
曾伯炎等人在后面叫骂道:“无耻之徒,弃义小人!贪生鼠辈!”
范廷眼见萧业快被众人骂成筛子了,连忙站出来劝解:“诸位大人,此事已经板上钉钉,不能再上疏了。”
曾伯炎内心愤慨,听闻其言,更是怒其不争,“范大人,老夫素来以为你直言敢谏,怎么今日竟也成了软蛋孬种?你莫要忘了,若非燕王在沂州和滨州护着你,你能安全的查办案件,活着回京吗?”
其余的人,除了孔偃,也纷纷质疑起范廷来。
范廷知道众怒难消,听了也不生气,又劝道:“范某正是念着燕王殿下的相助之情才不去上疏,诸位大人,范某是刑部尚书,大人们若是信得过我,就不要去为燕王争什么,就让此事作罢,这反而对燕王好!”
曾伯炎等人并不知“厌胜之术”的事,定要其把话说清楚。但范廷如何能将话说清楚,此时有口难言。
孔偃素知范廷为人,察觉此事定有隐情,便安抚了众人,对范廷道:“除了天象,是否还有什么事我们不知道?”
范廷叹了一口气,无法解释,只能道:“总之,我作为刑部尚书,断不会上疏的!”
众人听了这话,有些莫名其妙,一时竟都安静了。
范廷又对孔偃道:“孔兄,如若你信我能胜任刑部尚书一职,你也不要上疏!”说罢,也撇下众人,独自走了。
孔偃看着他的背影愣了一时,大约知道了燕王身上应有案件牵扯,便向众人道:“我看此事应不只是天象那么简单,诸位大人还是稍安勿躁,静观其变为好。”说罢,他拱手作别,也走了。
众人面面相觑,曾伯炎和元道也非愚笨之辈,此时交换了一个眼神,难道天象之外另有隐情?便不再鼓动众人上疏,清流党也偃旗息鼓了。
萧业随着百官出宫,却在人潮中没有见到谈既白和兵部尚书廖明章,他心中暗忖,定是昨夜之事让皇帝对兵部有了安排。
出了左掖门,萧业正要登车,却见鲁王、陈王、宋王的马车疾驰而来。
三辆马车横冲直撞,百官纷纷避让。来到宫门前,马车急急刹住,三位亲王惊慌失措的下了马车,排行最末的宋王更是腿抖得差点儿一脚踏空。
萧业微微蹙眉,这三位应不是为了荧惑守心和燕王而来,何以这般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