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训练方法的优化探讨(1 / 2)
沈逸关闭了策略模拟空间的最后一条推演记录,屏幕上的胜率数字定格在59%。他没有起身,只是将手指移到主控台边缘,轻轻敲了一下。
林悦抬头看了他一眼:“还在想刚才的数据?”
“不只是数据。”沈逸调出新的窗口,一排比赛录像出现在投影墙上,“是他们的节奏。铁幕战队从不开无意义的团战,每次出手都带着后续三步的布局。”
小舟把测试手套摘下来扔到桌上:“那我们也跟着算呗,你不是最擅长这个?”
“我不是神。”沈逸说,“系统能帮我推演,但不能替你们打。你们得自己学会看穿对手想做什么。”
星语走到控制台旁,盯着其中一场录像的时间轴:“他们喜欢在第六分钟发动第一波压制。三次比赛中,有两次是在敌方辅助回城补给时发起突袭。”
“这就是预判。”沈逸点开一段画面,“他们不等机会出现,而是制造机会。比如这个走位——中单假装压线,其实是在引诱对方打野靠近,为埋伏创造条件。”
林悦皱眉:“可我们没法每次都猜到他们在演戏吧?”
“不需要猜。”沈逸打开系统内置模块,界面上跳出几个标记,“我把他们的战术模式归类为‘高压突进型复合节奏’。这类打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前期必须建立优势,二是团队协作高度同步。只要打断其中一个环节,他们的节奏就会崩。”
小舟坐直了些:“所以我们要练的是……提前破坏?”
“对。”沈逸列出三项训练方向,“第一,抗压走位训练,要求你们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保持技能释放精度;第二,交叉掩护演练,一旦前排被集火,后排要有能力立刻接替控制;第三,逆向诱敌测试,我们要反过来用假动作骗他们先手。”
林悦翻出笔记本:“每天练多少次?”
“每人每天完成三次高压力模拟对抗。”沈逸说,“而且是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做决策。比如屏蔽部分视野,或者延迟队友语音半秒。”
小舟立刻叫起来:“这也太狠了吧!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配合?”
“他们不会给我们完美条件。”沈逸看着他,“决赛的时候你觉得顺利,是因为我们准备到了每一个可能。现在对手换了,环境更复杂,训练也得升级。”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林悦低声问:“会不会练得太死?我怕到时候只会按套路走,临场反应反而变慢。”
沈逸点头:“这是个问题。”
他切换界面,调出一份表格:“这是我整理的过去三年冠军队伍的训练负荷对比。我们的操作失误率比他们低12%,但应急响应平均慢0.8秒。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训练密度不够。”
小舟盯着图表:“所以你是说,我们还不够拼?”
“拼不是目的。”沈逸说,“目的是让正确的选择变成本能。你现在冲进去靠的是感觉,但如果这种感觉能被拆解成步骤,就能重复,能传递,能在任何情况下用出来。”
林悦慢慢点头:“就像把直觉变成公式?”
“差不多。”沈逸说,“所以我打算实行双轨训练。白天进行结构化对抗,严格按照设定场景执行;晚上开放自由组队实战,不限制打法,保留发挥空间。”
小舟想了想:“那晚上能不能让我带队一次?我想试试自己的节奏。”
“可以。”沈逸在任务栏加上一条备注,“另外,我会开启成长积分榜。每次模拟结束后,系统会根据决策质量、协同效率、资源利用率打出综合评分。分数公开,每周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