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103章 羊杂串串

第103章 羊杂串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03章 羊杂串串

过完中秋后, 庄子上的辣椒受早晚冷空气影响,减少抽枝发芽开花,直接影响到这一批生长缓慢,卖相不佳。

杨安慧让人送来一批青红辣椒, 提前挑拣好的, 一筐青辣椒, 两筐红的。

按照约定的时日,晚了许多天,宋荔在吕记铺子买来的一坛烈酒, 现在还存放着。

宋荔和盼盼两人合擡一筐辣椒,阿虫一人便能搬起一筐子,走的虎虎生风。

小翠到厨房取来干净木盆、簸箕,清洗后,平铺在竹制簸箕里, 拿到有过堂风的地方晾干。

穿堂风带走水汽,等众人吃过晚饭, 这些洗净的辣椒基本晾干。

菜刀切过肉, 她们用草木灰清洁后, 以开水浇淋一遍消毒,取来平时专门切水果的菜板,清洗擦干,拿来切辣椒碎。

送来的三筐辣椒, 其中两筐做剁椒, 一筐被宋荔拿去做泡椒。

泡椒不用切碎, 摘去辣椒蒂, 按照做泡菜的法子塞到坛子里,添以凉白开, 各式香料,最后还要倒入少许白酒,起到消毒增香的关键。

等宋荔做了三只泡椒坛子,剩下大半只凉白开不够了,只得再烧些热水放凉。

阿虫将泡椒坛子拿到存放糖水罐头的杂物间,放种类放置到相应的货架,贴上标签。

马上又到了月底,天色黑得快,头顶的天蒙上一层暗纱,才切完几盆辣椒碎。

这时候烧开的热水已放凉,里头宋荔加好了香料,只需添入凉白开,扣上坛子碗盖,往坛口的边缘倒上一碗清水,防止空气和细菌进入。

这种小事,阿虫也能完成。

她和小翠正在给木盆里的剁椒添加姜蒜末、白糖和食盐等调味,跟泡椒一样,当然也少不了适量白酒。

两人用木质柄勺搅拌均匀,舀进清洗消毒过的坛子里,按照做泡菜的法子密封保存。

尽管两人已经十分小心翼翼,忙完又各自用素油搓了手指,过了会儿,手指头辣得火烧火燎。

将双手放在井水里浸泡半晌,没什么作用,沐浴洗漱后,宋荔和小翠便在手指头烧得缓缓作痛的情况下,缓缓入睡。

第二天天明,北边的集市上,陆陆续续有贩子和赶集的农户支起来摊子叫卖。

金玉绣坊后院,绣娘们起床洗漱,发卖了挑事的,后院又恢复从前和谐相处的一幕。

邱雪琼想到今日要外出做工,趁着洗漱间隙,帮小月打来一盆清水,询问做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作为“前辈”,又因为两人都不擅绣活的缘故,小月不吝啬给予指点,将自己做工期间得来的经验一一传授。

洗漱,绣娘们一同到饭堂用餐,然后去绣房上工。

小月和邱雪琼则跟卢管事说道一声,出了绣坊,分别到铺子里上工。

见小月进了糖水铺子,邱雪琼擡头望了望旁边的凉皮铺子,目光流露出几分未知的迷茫,转念又化作坚定,毅然决然踏入铺子。

“曾管事好,我是从绣坊来上工的,我叫邱雪琼,现在需要我做什么吗?”

曾芳兰擡头,见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她自己也是有女儿的,于是和颜悦色地冲对方招手,耐心细致地告诉邱雪琼需要做的活计……

听说宋荔在北市的凉皮铺子里有蒸卤面卖,王福虽是富商,也是从底层一点点走过来的,不拘廉价或是贵价,只要他自个儿乐意,昂贵的东兴楼、冯记冷水铺,或是“一间茶饮”,他去光顾,市集道路边贩子们支摊售卖的低廉小食,也来者不拒。

早年闯南走北,曾在豫地吃过这种美食,如今听说北市也有,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馋虫,一早便出发前往。

到了铺子,往里一瞅,乌压压的人。

“豁,不愧是宋掌柜的铺子,生意可真好。”

下了马车,进了铺子,王福派小厮去排队,自己提前占好位置。

等待期间甚是无聊,他环顾四周打量着,猝不及防与一双盈盈美目撞上,见对方拿着块抹布擦拭,应是铺子里请来的跑堂。

宋掌柜铺子里的跑堂多是些年轻女子,王福自然也乐得赏心悦目,正欲收回,却见对方含羞带怯地垂下双眸……

这反应……是对他也有意思?

王福吞咽了下口水,有些不敢置信。

还欲再看过去,偏偏这时小厮端来两碗蒸卤面。

王福瞧着碗里堆得满满当当的细丝面,很快将其它事情抛在脑后,满心满眼里只有面前飘着油香、面粉粮食清香的美食。

夹来一筷子往嘴里送,下一秒,他吃出不对来:“怎的不是精细白面?味道粗粝,口感差了些。”

小厮道:“爷,那精细白面多贵啊,这满满一碗的面,才四文钱,量大管饱,还有两片五花肉,这个价格很实惠了。”

王福自个儿就是开米粮铺子的,自然熟悉粮价,四文钱一碗的蒸卤面,用细白面,掌柜要亏死了。

除了荞麦面比白面口感略粗糙些,这家铺子的蒸卤面味道不错,五花肉的油汁肉汁全进被面条吸收,焖得很入味。

五花肉滋滋冒油,被煸出大部分肥油,吃着不腻人。

香香的面条,吃得急了,很是噎人,又支使小厮到隔壁铺子买来两碗糖水。

吃完一碗蒸卤面、糖水,给王福撑得打了个饱嗝。

王福带着小厮上了马车里,离开。

邱雪琼盯着远去的马车,一面收拾桌上的碗筷,一面暗想,能乘马车出行的,家境肯定不差。

打从他们一进铺子,她注意到对方身上的绫罗绸缎,镶金戴玉,看着富贵逼人。

忙完一阵子,卖完蒸卤面,空闲下来后,邱雪琼明里暗里向曾芳兰打听方才那对主仆。

曾芳兰也没多想:“哦,你说福爷啊,他是从外地来做买卖的,现在是城中有名的米粮商。”

邱雪琼眼睛一亮,米粮商呢,哪怕闹饥荒的年头,这些商人们不愁吃不愁穿……

也不知对方明日还会不会来?

*

临近月底,凤仙城外连绵的山脉里,山核桃、毛栗子、山韭菜等山珍陆续成熟。

回家前,宋荔再东市买来一筐毛栗子、核桃,一把山韭菜。

山韭菜风味辛香,较驯化后的家韭菜味道更添浓烈,偏爱它的人,为之疯迷。

山韭菜切成段,拌上鸡蛋液,少许食盐调味,就可以摊成美味的山韭菜鸡蛋饼。

毛栗子可以拿来炖鸡汤,或是自己做糖炒栗子、栗子糕、板栗酥饼等美食。

宋荔打算拿来煮粥吃,女孩子多吃些五谷杂粮,最是补气血。

过了这个月,马上是干娘的好日子,得食补进补,到了婚宴当日,红光满面的,瞧着喜庆。

桃子退市了,家里囤积的葡萄罐头堆积在杂物间,吃过晚饭没什么事,大伙围在一处唠嗑,剥栗子。

鲜栗子划了十字花刀,加了食盐,防止栗子变色。

煮熟后,很容易剥壳,剥出颗菠萝明黄色栗子仁,在甜香的诱惑下,宋荔忍不住送进了嘴巴里包着。

粉糯糯,带着沙沙的香甜口感,有点类似蒸红薯的粉糯甜香,又比蒸红薯略干噎些。

沙沙糯糯的粉质质地,在舌尖蔓延:“甜甜的,好香。”

她们特意多煮了些栗子当零嘴吃,边剥边往嘴里送。

一刻钟后,众人吃得满足,也剥出两盘熟栗子用清水泡着。

临睡前浸泡了红豆、紫米、和薏仁,待到第二天起床后,将这些粗粮和栗子、红枣,添了清水一起焖煮,熬出浓稠软糯的粗粮粥。

每人一碗,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蜜糖。

早起一碗粗粮粥,驱散朝露的寒气,暖胃又滋补。

小翠对自己的黄黑肤色,一直耿耿于怀,自从来宋掌柜家后,被养胖了许多,凹瘦的面颊圆鼓鼓,营养不良的黄气褪去,肤色还是不白。

听说这粥食补气血,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小翠一口气吃下两碗。

一早去北市开铺子,上午不忙时,见小月以指尖蘸了清水,在桌面上写写画画。

小翠凑过去瞧,念出了声:“二丫,二丫是谁?你也在学字认字吗?”

小月:“二丫是我的朋友。听说会识字算术后,可以去丹朱街做工,我想多挣些工钱,求了周副掌柜和卢管事,教我识字认字。”

想到对方的处境比自己更为艰难,仍旧没有放弃进步,小翠有些羞愧,她才识得几十上百个字,洋洋得意,走路发飘,宋掌柜送的那本游记,自己最近一次翻阅是什么时候呢?

记不清了。

小翠恍惚,她好像被安逸的生活磨灭了进步的斗志。

前有木湘湘识得几百个字,后有小月追赶,小翠懊恼自己的惰性,她不想自己的铺子生意输给曾姐,也不想在文化方面输给后来者小月。

下午打烊后,吃过晚饭,小翠立即捧着游记,找宋掌柜识字认字。

宋荔正坐在秋千架上,纳闷道:“你今天要学十个字啊,能学得来吗?”

小翠肯定说:“学不来也要学,前几日落下的,我想争取补上。”

宋荔猜到小翠又在外面受到了刺激,像个青蛙一样,戳一下,跳一下。

只要小翠在正能量的环境下学习进步,未来的日子不会差。

教小翠认了第一行不认得的字,宋荔荡着秋千,小翠则蹲在不远处的泥巴地,握着木棍写写画画,先照着书籍一板一眼写上数十遍,又开始默写……

平淡的日子过得飞快,一晃到了月底,马上进入下月。

婚期离得越来越紧,婚宴进入紧张地筹备阶段,白日要开铺子,只能打烊后布置喜房,有些能花钱买的,便花钱添置,又将干娘的屋子重新收拾,添置了些摆件。

成亲那天,她们在高大人的院子办喜宴,婚后高大人会搬来院子跟她们一起住。

宋荔家忙着筹办婚宴,同城的王家,王福宠了半载的小妾一直不见有孕,听到满城都在谈论高大人和周副掌柜成婚的消息,也动了心思。

自己好不容易挣下的万贯家财,要是没儿子继承,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旁支?

王福又动了纳妾的心思,不知怎的,管家寻觅的貌美女子们见了一个又一个,没特别中意的。

梦里,晃过一双含羞带怯的眼眸。

梦醒后的清晨,王福便带着小厮又到北市吃蒸卤面去了。

如果上次是自己的错觉,这次对方不小心撒了自己一身的茶水,掏出帕子轻轻给他擦拭……

王福心里有数了。

下午到对面茶楼点了茶点等候,终于等到铺子送走所有食客,锁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