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2 / 2)
卖烤面筋和拌凉皮的叫常元,他从装满料的木桶里,拿出一把浸透了酱料的面筋。
放在定制的烤架上,“面做的,一串两文钱,三串五文钱,客官要不要尝尝?”
李钦闻着香味,吞咽着口水,却不买账,“两文钱我都能买一碗面粉了。怕是能做好多这串了。”
言下之意就是嫌贵。
常元谨记师父教导,遇到这样的客人不能恼怒,要讲理。
“客官,我这烤面筋是要用秘制调料腌制的。那调料用不少香料,就连烤的时候,都要抹油,加上孜然粉。这些可都不便宜。”
说着,常元已经烤了起来。
那香味,一下子就上来了。
李钦咕咚一声,心里被说动,但是又舍不得两文钱。
因此他并不接常元的话,而是眼珠子一转,又看到个奇怪的。于是指着边上大海碗里面白花花的东西,“这又是啥?怎么卖?”
常元道:“凉皮,一碗五文钱,可以拌酸辣味,糖醋味,麻酱味的。”
在李钦问的时候,摊子前也围了人过来。
李钦还想问呢,边上有人高兴道:“糖醋?加糖啊?那你给我来一份。”
说话的人叫于四,最喜欢吃甜的东西。互市里但凡沾点甜的,他都吃过。
这糖醋凉皮,是没吃过的,可不能错过。
常元应了一声,麻溜的挑大盆里切好的凉皮,放到另一个大碗里面,给于四拌。
这种大碗常元一共有三个,不同口味各一个,省去洗碗时间,也不会串味。
糖,醋,加上后,常元问道:“蒜水和辣要不要?”
于四想着多加料不亏,就点头说都要。
调料全部加好,白花花的凉皮被辣椒油染的红彤彤,又被醋裹上一层褐色。常元又挑了一些切碎的面筋放里面,增加口感。快速搅拌入味后,将其倒入另一个小一圈的碗里。
满满一碗,汤汁里飘着红油,闻着还有酸甜味。
于四等不及,提前从筷子桶里面拿了筷子,接过后也懒得找位置,直接就开吃。
挑起凉皮,上面挂着满满酱汁。吸溜一口,酸辣开胃,冰冰凉凉,回味带着甘甜。
老天爷啊,这啥玩意咋这样好吃!
于四只来得及心里感叹,一句话说不出来,一口没吃完下一口就接上,差点噎住。
好不容易吞咽下去,记吃不记打,又开始狂吃不停。
看他那疯狂的吃香,都不用问,肯定好吃的要命。
“我也要一碗,糖醋的。”
“我也是。”
“我要酸辣的。”
“我要芝麻酱。”
“我每个口味要一碗,还要三串烤面筋。”
说这话的是李钦。
他怕自己再不说,就轮不上他了。
等他说完,也有人开始要烤面筋。
于四那边快速干完一碗糖醋凉皮,又要了一碗,也要了三串烤面筋。
常元的媳妇跟了过来,常元拌凉皮的时候,她就帮着翻烤面筋。
常元早就习惯一心二用,师父说他学烤面筋,拌凉皮是附带的。不然洗面筋的面水倒了很可惜,太浪费粮食。
两样一起卖是最好,那么就要他在卖的时候,学会一心两用,两边都顾及着。
三个月里的训练,让常元能很好的应对。更别说现在还有媳妇帮他弄一弄,都不用他一边端碗一边翻面筋。
只要和媳妇说一声就行。
常元忙中有序,心里很感激师父的教导。他的师父把能想到的情况都想了,也都教了他们应对的法子。
这钱花的真的太值,太值。
常元这边人满为患,基本上吃了一次的人,都点了第二次。
其他十四个摊子也差不多,卤味摊子的黄海,戴着布手套抓卤味,那手都快出残影了。
耳边全是,要土豆片,要海带丝,要豆皮,要肉片……
豆制品卖的挺多,因为之前没有过这些,大家好奇就买了吃。吃完发现味道特别好,又要多买。
不过黄海豆制品卖的挺贵的,他来之前孙山石找过他,说可以卤豆制品卖。
现做的豆制品,除了豆腐,其他的夏天用冰存着能放三天。春秋的时候辞州天气也不热,常温也能放三天。要是用盐水泡,可以放五天。
冬天放的时间更长,全冻起来了,放一个冬天都没问题,就是影响口感。
递铺每天都会去互市送东西,一天半的功夫就能到互市,孙山石也是因运送方便才敢去找黄海。
黄海之前在学院啥都拿去卤一遍,孙山石他们做的豆制品自然也没放过。
那味道是真的不错,特别入味。
就是递铺费用比较贵,他要的量加起来十斤,一趟送来要五十文呢。
比买的豆制品都贵。
所以只好提高售卖的价格,黄海还以为会没多少人买,结果他完全想错了。
互市除了本地土著,基本上都是有钱人。
做生意的,哪有真穷的?买不起金银,还能买不起点吃的?
开摊子一个上午,十斤的豆制品一售而空。
下午好多被介绍过来买的,都没买到。
黄海自己也急,豆制品卖的就比牛肉低,是他摊子上最挣钱的。卖没了他比谁都急。
傍晚太阳还没完全落下,美食城所有摊子的食材已经卖光了,他们是按着卖到晚上的量准备的。没想到压根不够卖,而人还在涌来。
赵老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赶紧带人关铺子。
“诸位客官,美食城的东西全部卖完了,实在不好意思,诸位明天上午开业时再来。”
人群有不少哀怨声,有说怎么不准备多一点的,有说谁家铺子这个点关门,还有怪好友通知晚了的。
李钦在美食城里吃完三碗凉皮,三串烤面筋后,就逼着自己出来。
他知道,要是继续待下去,就会花更多的钱。
人是出来了,可他的心还落在美食城里。
也不知道葱油饼啥味,就在烤面筋后面,可香了。
还有人吃那啥煎饼,包一堆东西,到手特别大一个比小臂都粗。一口咬下去还能听到脆脆的声音,越想越觉得好吃。
还有那卤味,好像卤了之前没见过的吃食,而且那味道太香太霸道。拿着卤味油纸包的人路过,空气里都有一阵卤香。
李钦终于坐不住,鸟笼也不拎了,影响他发挥,都不好两只手都抓吃的。
谁知道他到美食城的时候,看见的就是紧闭的木门。
李钦气的跺脚,出鬼了,他想花钱竟然还不让他花!
此时美食城的后院,所有人都瘫坐在地上,彼此对视一眼,眼中却全是笑意。
赚钱了!而且,赚疯了!
那铜钱都能堆成小山,放铜钱的箱子差点不够放。
春婶子也累的不行,坐凳子上直捶腰。
人实在是太多了,越到后面人越多,春婶子后面都挤不进去收拾桌子上的碗筷。
赵老也没想到人会这么多,现在看来,只有一人打扫收拾肯定不够,起码要再招三个来才可以。
“春婶子,这边还缺人,你有能介绍来的吗?要踏实肯干,不偷奸耍滑,手脚干净的。”
春婶子眼睛一亮,“我闺女和邻居成不?”
赵老道:“只要人品行符合要求,就可以。”
他不怕沾亲带故,这时候沾亲带故反而好一些。至少彼此了解,做什么事都会考虑到家里人。就怕招了不值得信任的人,最后让美食城出差错。
春婶子连忙点头保证,“肯定符合的,我闺女不用说,从小就老实本分。我那邻居,也是能吃苦,从不耍滑头,不贪小便宜的。”
赵老点头,“走,我跟你去看看。成的话,明天就得来。”
“好好好,我这就去找人。”
春婶子带着赵老回去物色新员工,黄海也跑去递铺拿孙山石寄过来的豆制品。
小吃美食城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后面更是外商都听着消息过来,结果一吃就出不去了。
酒楼饭馆的生意因此有些受损,不过问题不大。毕竟谈事的不可能去小吃摊。
最多是叫人从那边买些爱吃的,送到酒楼饭馆里来。
美食城走上了正轨,厨师学院招生也进入尾声。
江渚松的人送了互市美食城的消息,他看完后冷笑一声。
这伯侄两人可真能折腾啊。
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搭上了定安侯,把那些摊贩弄去互市,他想插手都没办法。
一个靠着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菜谱,教了一堆又一堆的人。
照这样下去,那黎九章迟早会把美食城做出花来,说不准就是功绩一件。
别的不说,就说黎小鱼的铺子,小小铺子就带起了一门营生。
削竹签看着没什么,可那些没见识的老百姓就吃这些小恩小惠。
斩草还是要除根才行,这事的根源,在那厨师学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