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 > 第 302 章 驿站运营与联动

第 302 章 驿站运营与联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次日清晨,苏明理正在驿站的医馆查看义诊情况,一名流民工匠匆匆跑来:“苏大人,江南道的海上商队到了!他们带来了苏知意大人的书信,还运来了不少瓷器与棉布,说是要尝试‘海陆联运’,将西域的特产通过海上商路运往南方。”

苏明理立刻赶往驿站门口,只见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停在那里,为首的是江南道商队总管沈舟。沈舟见到苏明理,连忙递上一封书信:“苏大人,这是苏知意大人让我带来的信,她让我转告您,江南的海上商队已开通‘云漠省—江南—百越’的航线,每月往返一次,西域的玉石、琉璃可以通过这条航线运往南方,比陆路快一倍还多。”

苏明理拆开书信,信中苏知意详细介绍了海上商队的运力与航线,还建议他在云漠省设立“海陆联运中转站”,将西域的特产集中运往中转站,再通过海上商队运往南方。苏明理笑着对沈舟道:“知意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云漠省的中转站正在筹建,下个月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你们可以将江南的瓷器、棉布运到中转站,再换成西域的特产运回江南,实现双向贸易。”

沈舟点头道:“我们这次带来了五千件瓷器与三千匹棉布,正好可以用来交换月氏的玉石与沙陀的琉璃。另外,苏知意大人还让我带来了几名造船工匠,他们可以帮驿站修建小型渡船,方便在云漠省的河流上运输货物,减少陆路运输的成本。”

苏明理大喜,连忙让人安排造船工匠的住宿,又带着沈舟去见石烈与安漠。石烈看到江南的瓷器后,眼中满是惊讶:“这瓷器比西域的陶罐更精美,用来盛放玉石正好!我愿意用五十块玉石换一件瓷器,还想与江南商队签订长期的瓷器贸易协议。”

安漠也对棉布很感兴趣:“这棉布比丝绸更耐磨,适合部族的牧民穿着。我们愿意用琉璃交换棉布,每年交换量不少于五千匹。”

沈舟立刻与两人签订了贸易协议,笑着对苏明理道:“没想到西域的商队对江南的货物如此感兴趣,看来海陆联运的前景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傍晚时分,苏明理收到了京城送来的圣旨。墨渊在圣旨中说,鉴于西域商路的顺利开拓,朝廷决定在云漠省设立“西域贸易总督府”,任命苏明理为总督,全面负责西域与大靖的贸易管理;同时,派工部官员前往靖西关,协助扩建通商驿站,增加货仓与客房的数量。

苏明理拿着圣旨,对身边的赵诚道:“朝廷的支持让我们更有信心了!明年我们要做三件事:一是扩建驿站,二是开通前往波斯的商路,三是实现驿站粮食自给自足。只要这三件事能完成,西域商路定会成为大靖最繁荣的商路。”

赵诚坚定地点头:“苏大人放心,属下定当全力协助您!”

夜色渐深,通商驿站的灯火依旧明亮。安漠与石烈正在文化交流区向江南商队的成员介绍西域的习俗,沈舟则在与驿站的工匠讨论渡船的设计方案,流民工匠们则在整理明天要运往云漠省的玉石与琉璃。苏明理站在大厅的窗前,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满是期待。

他知道西域商路的开拓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城邦与部族加入贸易合作,海陆联运也会让大靖的物产走向更远的地方。而这一切都是新政“以商安边、互利共赢”理念的体现,是大靖走向盛世的重要一步。

次日清晨,江南商队带着交换来的玉石与琉璃启程返回江南,月氏与沙陀的商队也陆续离开驿站。苏明理站在驿站门口送别他们,安漠勒住马缰绳,对苏明理道:“苏大人,开春后我会带着沙陀的工匠来学习粟米加工技术,到时候我们再商议开拓波斯商路的事!”

石烈也回头喊道:“苏大人,月氏的向导已准备好,随时可以随大靖商队前往波斯!”

苏明理挥手告别,看着商队渐渐消失在远方的戈壁滩上。他转身对赵诚道:“通知云漠省工坊,加快粟米加工技术手册的整理,再派几名经验丰富的工匠到驿站,准备教授沙陀工匠技术。另外,让人尽快清理空地,搭建临时储物棚,为明年的贸易旺季做准备。”

赵诚应声而去,驿站内又恢复了忙碌的景象。苏明理走到驿站的瞭望塔上望着远处的靖西关与西域的戈壁滩,心中充满了信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