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343章 庆州决战(四)

第343章 庆州决战(四)(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末将等来迟,请元帅恕罪!恭喜元帅破城擒帅,神功盖世!”三将拜倒在地。

武阳亲自扶起他们,笑道。

“三位将军攻克太湖,断敌援军,功不可没!若非你们及时回师,我军亦不能如此顺利拿下庆城。辛苦了!”

酉时,随着赵玄清部的加入,对庆城的肃清工作更加迅速和彻底。

所有残存的抵抗据点被拔除,溃兵被收拢,城内秩序基本稳定。

戌时,武阳以靖乱军主帅、新任庆城镇守使(自命)的名义,发布了安民告示,宣布赦免降卒,安抚百姓,废除荀仲业时期的部分苛政,并承诺大军秋毫无犯,尽快恢复城内秩序和商业活动。

告示张贴全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的恐慌情绪。

喧嚣、血腥、漫长的第七日,终于在一片相对平静中落下帷幕。

庆城,这座战略重镇,在经历了惨烈的攻防和戏剧性的巅峰对决后,终于易主。

接下来的三天,庆城内外一片忙碌,工作的重心从军事进攻转向了战后的整合与消化。

武阳深知,夺取城池只是第一步,如何消化战果,壮大自身,才是关键。

他任命诸葛长明暂代庆城政务,赵甲负责军事整编,谢戊负责军械粮草清点,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经过三天紧张的清点核对,一份详尽的战利品清单摆在了武阳的案头。

看着清单上罗列的数字,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武阳和众将还是感到了巨大的震撼和喜悦。

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次巨大的财富和资源的掠夺。

兵力方面:

庆城守军投降者众,经过初步筛选和整编,剔除老弱病残以及意愿不坚定者,共收编合格降卒:三万二千四百八十七人。

加上靖乱军原有的主力部队(扣除攻城伤亡)以及赵玄清带回的太湖战兵,武阳麾下目前实际可控的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十一万二千余人!

一跃成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强大军事力量。

粮草方面:

庆城作为战略枢纽和荀仲业经营多年的老巢,粮草储备极其丰厚。

米:四十万石,麦:二十五万石,杂粮(豆、粟等):十万石,总计各类粮草折合:约七十五万石。

以目前十一万大军的人马消耗计算,这些粮草足以维持大军长达十三个月!

这意味着武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需为粮草问题发愁,可以安心练兵、扩张。

军械方面:

庆城武库和从降卒手中收缴的军械堆积如山。制式铠甲:三万二千副(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防护能力),各类刀、枪、长矛等近战兵器:八万五千柄(装备部队绰绰有余),弓、弩等远程兵器:二万五千张(包括不少强弓硬弩),箭矢:一百二十万支(足以支撑数次大规模战役的消耗),战马:一万五千二百匹(其中包括荀仲业亲卫的优质战马,为组建更强骑兵奠定了基础),这些军械足以将新收编的降卒迅速武装起来,并替换掉靖乱军中的部分老旧装备,整体战斗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金银财货:

从庆城官库、荀仲业将府以及查抄的部分负隅顽抗的官员府邸中,共缴获:黄金:一万二千两,白银:二百四十万两,这是一笔真正的巨款!

不仅可以用来犒赏三军,激励士气,更是未来招兵买马、打造器械、外交纵横的坚实经济基础。

看着这份沉甸甸的清单,大帐内的众将无不面露喜色,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原本的靖乱军虽然精锐,但规模有限,资源也并不宽裕。

此战之后,他们几乎是一步登天,拥有了争霸天下的初步资本!

武阳压下心中的激动,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道。

“此战告捷,缴获颇丰,乃将士用命之功!然,福兮祸所伏,如此巨资厚利,亦必引来四方觊觎。我等切不可得意忘形!”

武阳顿了顿,继续下令。

“即刻起,按功行赏,犒劳全军!阵亡将士抚恤加倍,伤者妥善救治!降卒打散编制,与老兵混编,加紧操练,尽快形成战力!粮草军械入库造册,严加看管!金银财货由赵玄清将军统筹,用于军需及民生恢复。”

“谨遵元帅号令!”

众将轰然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干劲。

接下来的日子里,庆城仿佛一个巨大的熔炉,消化着战争的成果。

降卒们在严厉而有效的整编政策下,逐渐融入靖乱军体系;

充足的粮饷和精良的装备让士兵们士气高涨;

城内的秩序逐渐恢复,商贾开始重新营业,百姓的生活慢慢走上正轨。

武阳站在修葺一新的庆城城楼上,眺望着远方。

脚下是雄伟的城池,身后是十余万虎贲之师,库中堆满了粮草军械金银。

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和坚定。

他知道,拿下庆城,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来临。

但此刻,武阳手握重兵,资源充足,更有新领悟的真劲作为依仗,内心充满了迎接任何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讨伐魏阳国的棋局,他已经落下了一枚重重的棋子。

——

硝烟散尽的庆城,迎来了权力更迭后的第一个清晨。

阳光穿透淡淡的烟尘,洒在斑驳的城墙上,也照进了肃杀之气尚未完全褪去的靖乱军中军大帐。

帐内,武阳端坐于主位,虽经一夜调息,眉宇间仍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那双眸子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明亮,仿佛有精光内蕴,不怒自威。

其下,靖乱军的核心将领以及军师诸葛长明分列两侧,人人屏息凝神,等待着决定这支新生力量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

武阳的目光缓缓扫过帐中每一张面孔,有追随他多年的老部下,如赵甲、钱乙,脸上是历经血战后的坚毅与忠诚;

有后面投诚却已立下大功的赵玄清三人,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审慎;

亦有如段枭、项莽这般悍勇之辈,眼中燃烧着对功勋与杀戮的渴望。

武阳知道,将这来源不一、性格各异的将领以及骤然膨胀的军队整合起来,其难度不亚于攻破一座坚城。

“诸位,”

武阳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庆城已下,荀仲业已擒,此乃我等浴血奋战之功。然,城池易得,人心难固,基业难守。今日起,我军将不再是偏安一隅之师,而是坐拥庆州,虎视天下之力!当务之急,乃整饬军伍,厘定编制,使上下贯通,如臂使指!”

他稍作停顿,让众人消化这番话的分量,然后继续道。

“经我与军师诸葛先生连日商议,决意对全军进行重新整编。各营主副将,需恪尽职守,严明纪律,将新附之卒尽快融入,练成劲旅!”

帐内气氛愈发凝重,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是权力的重新分配,更是未来地位和机遇的象征。

武阳首先拿起一枚镌刻着咆哮赤虎的令牌,虎纹狰狞,仿佛欲择人而噬。

“赤虎营!”

他声若洪钟,

“原部扩编,额定将士两万人!主将,由赵甲担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