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楚王来信(2 / 2)
武阳君看着手中刚刚由密探送来的、关于楚随郡失陷的详细情报,久久不语。
他年约四旬,面容儒雅,但眉宇间凝聚着挥之不去的忧思与决断。
坐在他对面的,正是他的心腹军师,以智谋深远着称的诸葛长明。
诸葛长明轻摇羽扇,虽然室内并不热,但这似乎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楚烈王……这次是真正感到痛了。”
武阳君放下情报,轻叹一声,
“随郡乃楚烈国粮仓之一,财税重地,半月易主,加上元帅纪元嵩战死,难怪熊稷要发雷霆之怒。只是,他将熊炎禁足,换上老成持重的祁天承,又派熊亮为监军,这十六万精锐……是冲着魏阳去的,但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种威慑?”
诸葛长明微微颔首,羽扇轻摇。
“主公所虑极是。楚烈王此举,一为雪耻,二为稳固防线,这三嘛……也是做给我们看的。展示其仍有雄厚的实力,警告我们不要趁火打劫,甚至……希望我们再度与他联手。”
就在这时,门外侍卫通报。
“主公,军师,楚烈国使臣上将军严林,在营外求见,称奉楚烈王亲笔信而来。”
武阳君与诸葛长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一丝了然。
“来得真快。”
武阳君淡淡道,
“请严林将军大营等候,好生招待,就说本帅与军师商议要事,稍后便见。”
侍卫领命而去。
密室内重新安静下来。
武阳君看向诸葛长明:“先生,你如何看?”
诸葛长明沉吟片刻,缓缓道:“楚烈王此信,有两层意思。明面上,是道歉,是认错,是请求恢复联盟,共同抗魏。甚至不惜派出心腹重臣严林及其麾下精锐的三百赤军作为‘人质’和诚意,听凭我方调遣。这姿态,放得不可谓不低。”
“那暗地里呢?”
武阳君追问。
“暗地里……”
诸葛长明羽扇一顿,目光变得锐利,
“是一种隐晦的要挟。主公可还记得,严林除了是楚烈王心腹,他还有一重身份?”
武阳君眉头一皱,随即恍然。
“他是……孙崖的直属上官!”
“正是。”
诸葛长明点头,
“孙崖将军此刻仍在楚烈国‘协助’练兵,虽受礼遇,但其安危,终究系于楚人之手。楚烈王派严林来,表面是听候调遣,实则是在提醒我们,孙将军还在他们掌控之中。若我们拒绝联盟,或者有不利于楚烈国的举动,那么孙将军的处境……恐怕就不妙了。楚烈王这是在用孙将军的安全,逼我们做出选择。”
武阳君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熊稷……竟行此等手段!”
孙崖是他极为倚重的老将,更是他的长辈,感情深厚。楚烈王这一手,确实戳中了他的软肋。
诸葛长明看着武阳君的神色,知道他已经动怒,但依旧冷静地分析道。
“主公息怒。楚烈王此举虽不光彩,但我们也需冷静权衡利弊。”
他站起身,在密室内缓步踱走。
“其一,便是为了孙崖将军的安全。无论如何,我们不能置孙崖将军于险地而不顾。这是情义,亦是稳定军心民心之必须。”
“其二,”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
“我们与长信君早有约定,共抗魏阳。如今魏阳新得随郡,气势正盛,若任由其击溃楚烈国主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武阳。届时,我们将独木难支。履行与长信君的约定,亦是维护我靖乱军长远利益。”
“其三,从天下大势看,魏阳坐拥方知远、东方霸这一文一武,野心勃勃,已成心腹大患。单凭我武阳或楚烈国一家,都难以抗衡。联盟,势在必行。楚烈王既然主动放下身段,递来了梯子,我们若是不下,反而显得我武阳不识大体,不顾大局。”
武阳君沉默地听着,脸上的怒色渐渐被深思所取代。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庭院中积着的白雪,寒风掠过枯枝,发出呜咽之声。
良久,他转过身,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决断。
“先生所言,句句在理。”
武阳君的声音恢复了平静,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这联盟,都必须恢复。只是……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
诸葛长明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深。
“主公,小不忍则乱大谋。楚烈王既然以孙将军为质,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他既然示弱,我们便表现得更加谦恭,以下位者的姿态回信,感谢他的‘宽宏大量’与‘深明大义’,表示我武阳‘为天下苍生计’,‘惶恐’接受联盟之议。如此,既全了面子,也得了里子,更将道义的制高点握在了我们手中。至于孙将军那边……待联盟既成,我军力量介入,自有办法确保其安全。”
武阳君眼睛一亮,缓缓点头。
“好!就依军师之策。”
他顿了顿,又道:
“不过,既然联盟恢复,我们也不能只让楚烈国出力。在回信中,要明确表示,我靖乱军将全面加强对庆州其他城池的攻势,全力牵制庞涓和蒙骜的部队,使其无法东顾,以缓解楚军在孝武郡正面战场的压力。这也算是我们的一份‘投名状’。”
“主公圣明!”
诸葛长明躬身道,
“如此,楚烈王更能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联盟方能稳固。”
计议已定,武阳君立刻回到书案前,亲自研墨铺纸。
他按照诸葛长明的建议,以极其谦卑和恳切的语气,写下了一封回信。
信中,他对楚烈王的“宽宏”感激涕零,对熊炎的“小小过失”表示完全理解,并深刻阐述了魏阳对天下秩序的破坏,最后郑重承诺,武阳将即刻起,全力进攻庆州,为联军分担压力。
写罢,他盖上武阳玺印,吹干墨迹,对诸葛长明道。
“走吧,军师,随本王一起去见见那位严林上将军,以及……他那三百‘诚意’。”
密室的门打开,武阳君与诸葛长明一前一后走出,外面的风雪似乎更急了些,但两人的步伐却异常坚定。
一场围绕孝武郡,牵扯楚、魏、武阳三方的更大规模的战役,随着楚烈王的震怒反击与武阳的深思熟虑后的决断,即将在这年关将至的凛冬,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
天下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
而郢都城中,被禁足于府内的三公子熊炎,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军队开拔的号角声,一拳狠狠砸在案几之上,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愤。
权力的游戏,从未因年节的到来而有片刻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