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围魏救“赵”(二)(1 / 2)
赵甲眼中凶光毕露,狞笑道。
“军师放心!末将定将那桐城砸个稀巴烂,把那玄通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岳西,不过是顺手牵羊!”
诸葛长明冷冷瞥了他一眼。
“骄兵必败!赵甲,若因你轻敌致使攻势受挫,军法无情!”
赵甲神色一凛,连忙收敛狂态,肃然道。
“末将明白!必稳扎稳打,不负军师重托!”
诸葛长明不再看他,目光转向队列中一位身形挺拔、面容刚毅的将领。
“蓝延煜!”
蓝延煜深吸一口气,稳步出列,单膝跪地。
“末将在!”
他心中波澜起伏,亲兵营成立不久,虽经他苦心训练,但终究未经大战考验,没想到军师竟将如此重任交付。
诸葛长明羽扇移向沙盘上那片代表着广阔水域的“太湖”区域,语气中带着一丝考较。
“蓝将军,你出身魏阳,曾与庞涓水师有过交锋,更亲自主持训练我亲兵营水战之法。如今,检验你成果的时候到了!”
他声音陡然转厉。
“命你亲率亲兵营全部,并调拨青龙营赵玄清部五千擅长山地、林间作战之轻步兵,组成东路军!由你全权指挥,水陆并进,攻打太湖!”
“你的任务,并非一定要强攻下庞涓经营已久的太湖大营!”
诸葛长明目光深邃,
“庞涓老谋深算,水军实力不容小觑。你部首要之务,是凭借你对魏阳水军的了解,以及亲兵营新练之战法,在水面上牢牢牵制住庞涓的主力水师!寻找战机,尽可能消耗、削弱,甚至寻机歼灭其一部!”
他顿了顿,强调道。
“陆上,赵玄清部需倚仗其机动与善战,袭扰太湖周边,切断其陆上补给,制造混乱,与水上攻势形成呼应!记住,你的目标是缠住庞涓,让他无法分身他顾,无法支援桐城,更无法威胁我北路军的侧翼!若能寻得良机,重创乃至覆灭其水军,则为大功一件!你可能做到?”
蓝延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决死的光芒。
他知道,这是对他能力和忠诚的终极考验。
他沉声道。
“末将领命!必竭尽全力,以身为饵,以水为营,将庞涓牢牢钉在太湖!绝不让我军侧翼受扰,绝不令庞涓一兵一卒西进!”
“好!”
诸葛长明微微颔首,随即目光转向另一侧。
“谢戊!萧定!”
玄机营正副主将应声出列。
“末将在!”
“你二人统领玄机营,乃我军之耳目,此战胜负,你营责任重大!”
诸葛长明语气严肃,
“命你营倾巢而出,所有探子、斥候、信号传递体系,全部启动!北路、东路两军之情报支持、信息传递、敌后策应、乃至疑兵之计,皆由你营负责!务必保证,两路大军动向,老夫能瞬息可知!魏阳敌军异动,老夫能提前洞察!可能办到?”
谢戊与萧定对视一眼,齐声肃答。
“军师放心!玄机营上下,必不辱命!定让我军如臂使指,让敌军如同盲聋!”
“李丁!苏落!”
“末将在!”
丰戍营主副将出列。
“命你部统筹全军粮草、军械转运,保障两路大军后勤补给线畅通无阻!此乃大军命脉,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末将遵命!”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确,从诸葛长明口中发出,如同精准的齿轮,嵌入了庞大的战争机器之中。每一位将领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重量,更感受到了那看似老迈的身躯中所蕴含的、足以掌控全局的磅礴力量与智慧。
最后,诸葛长明再次将目光投向沙盘,沉默片刻,仿佛在推演着无数种可能。
整个校场数万人,屏息凝神,等待着他最后的决断。
他缓缓抬起头,羽扇轻轻合拢,声音不高,却如同定音之锤,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总攻之时,定于——正月初三,寅时三刻!”
这个时间点让所有人都是一怔。
正月初三,正是年节气氛最浓,也是人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刻。
寅时三刻,正是一天中最黑暗、最寒冷的黎明前夜。
“北路军,于初三寅时,对桐城发动总攻!东路军,水陆并进,于同一时刻,向太湖庞涓所部,展开全面牵制与攻击!各部需严格依计而行,不得早一刻,不得晚一分!”
他苍老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冰冷与威严。
“此战,关乎我军存亡,关乎庆州归属,更关乎未来天下格局!望诸君,奋勇杀敌,恪尽职守!有功者,重赏!怯战者,严惩!违令者——斩!”
“谨遵军师号令!奋勇杀敌!扬我靖乱军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再次响起,这一次,充满了凛冽的战意与必胜的决心!
压抑已久的战火,终于要在年节的鞭炮声响起之前,以更猛烈的方式,轰然爆发!
军权归一,长明点将。
武阳的彻底放权与信任,诸葛长明的从容调度与精准谋划,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靖乱军的四肢百骸。
一场围绕着桐城与太湖,旨在解孝武郡之围,并彻底光复庆州的宏大战役,已然拉开了序幕。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正月初三,那个注定将被鲜血与火焰染红的黎明。
画面一转——
就在武阳城点将台军权归一,诸葛长明定下正月初三总攻之期的几乎同时,千里之外的孝武郡前线,战云以更早、更猛烈的方式骤然压城。
腊月三十、正月初一,短短两日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令人窒息的假象。
楚烈军主帅祁天承深知魏阳军绝不会因年节而罢兵,严令各部提高警惕,加固营垒,轮番值守。
监军熊亮亦不辞辛劳,频繁巡视各寨,提振士气。
然而,空气中弥漫的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却越来越重。
魏阳军大营,中军帐内。
炭火映照着方知远沉静如水的面庞,他正凝视着面前一张描绘着孝武郡山川地势的草图,手指无意识地在几个关键节点轻轻敲击。
“祁天承,老成持重,用兵以稳为主。他依托地势,连营数十里,互为犄角,是想拖住我们,消耗我军锐气,等待变数。”
方知远的声音平淡,却带着洞悉一切的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