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全面展开,深瞳的恐怖能量(1 / 2)
约翰内斯堡交易所开盘。
“泛非矿业”的股票代码刚一亮相,就涌现出大量卖单,几位面无表情的操盘手在不同的交易公司里,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动。
“开始抛售,缓慢放量,制造恐慌。”
“收到,同步释放做空报告。”
“联系好的那几个‘独立分析师’,他们的负面评论发出去没有?”
“已经上线了。”
市场上开始流传关于“泛非矿业”总部遇袭、数据全毁、以及即将面临巨额环保诉讼和调查的“内部消息”。
股价如同坐了过山车般开始下跌,起初是缓慢的,随着更多“坏消息”的释放和做空力量的推动,跌速越来越快,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与此同时,几家国际知名的环保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几乎同时收到了包装精美、内容“详实”的匿名举报材料,直指“泛非矿业”在多国项目存在的“系统性环境问题”。
克罗格教授在他的书房里,看着屏幕上“泛非矿业”一路跳水的股价曲线,以及新闻页面上不断刷新的负面报道,优雅地端起红茶喝了一口。
他拿起加密电话,只说了简短的一句:“第一阶段完成,物理摧毁,舆论铺垫,金融打击均已到位,可以准备第二阶段了,目标,他们的现金流。”
..............................
刚果金,雨林深处。
马索克坐在一个倒下的树干上,就着摇曳的煤油灯光,最后一遍擦拭着他那把标志性的宽刃砍刀,刀刃映出他毫无波澜的眼睛和脸上狰狞的旧疤。
一个戴着破旧贝雷帽的通信兵快步走来,递上一张经过加密处理的纸条,马索克扫了一眼,上面是三个坐标和对应的代号,他面无表情地将纸条凑到灯焰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转向身后阴影中或坐或卧的十几名战士,他们像一群安静的猎豹,眼神锐利,身上挂着各式各样的武器,从现代化的突击步枪到传统的弓弩和砍刀。
马索克用低沉沙哑的土语开口命令道:“清理干净,像上次一样。”
队伍里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个老兵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的伤疤或某个护身符,上一次“清理”,他们让一个背叛的村庄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了,连孩子和牲畜都没留下,其残忍程度连附近以凶悍着称的部落都为之色变,至今讳莫如深。
老兵老卡默默检查了一下他的AK-47,拉动枪栓,发出清脆的“咔嚓”声,算是回应。
恩托咽了口唾沫,感觉手心有些出汗,但他努力挺直了腰板。
与此同时,在金沙萨最豪华的“洲际酒店”门外,东大的谈判代表查尔斯·邓恩正意气风发地坐进他的防弹轿车,他刚结束一场成功的谈判,为东大拿下了一处关键矿点的优先开采权。
“去机场,”他对司机吩咐道,一边松了松领带,准备在去机场的路上小憩片刻。
他丝毫没注意到,酒店对面街边,一个穿着破烂、仿佛在打盹的乞丐,在他车子启动的同时,轻轻按下了藏在破毯子下的某个按钮。
五十米外,一辆停在路边的破烂皮卡车,内部经过非法改装,装载着数十公斤军用炸药。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皮卡车瞬间被撕成碎片,化作一个巨大的火球!强烈的冲击波将邓恩的防弹轿车像玩具一样掀翻、挤压、撕裂!坚固的防弹玻璃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如同纸糊,车体扭曲成一块冒着黑烟的废铁,里面的邓恩和他的司机,连同他们刚刚取得的“胜利”,一同被瞬间汽化。
街道上一片混乱,尖叫四起,警笛声由远及近。
几乎在金沙萨爆炸发生的同时,马索克的队伍已经像幽灵般融入了雨林。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伪装成“比利时生物多样性研究小组”的东大据点,这个据点隐藏在一片茂密的藤蔓之后,搭建着几顶坚固的帐篷,甚至还有一个简易的卫星天线。
老卡打了个手势,队伍无声散开,恩托跟着马索克,匍匐在潮湿的腐殖质上,心跳如鼓,他看到马索克像一头真正的黑豹,悄无声息地摸掉了外围的一个暗哨,用的是砍刀,没发出一点声音。
“一个不留。”马索克对贴近的老卡低语。
战斗在瞬间爆发,又在几分钟内结束,这些“研究人员”显然也受过军事训练,但在马索克这群真正的雨林杀手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
枪声、短促的惨叫、利刃切入肉体的闷响……打破了雨林的寂静,又迅速被更大的寂静吞没。
恩托开枪打死了一个试图逃跑的白人,这是他第一次杀人,手有些抖,马索克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用滴血的砍刀指了指下一个帐篷。
清理完所有活口,马索克走进最大的帐篷,里面摆放着勘探设备和通讯器材,他看也没看,从一具尸体上扯下一块布,蘸着尚未凝固的鲜血,在帐篷中央的帆布上,熟练地画下那个抽象、诡异、象征着深瞳的眼睛图案。
一天之内,另外两个伪装成“慈善医疗站”和“野生动物保护观察点”的东大据点,以几乎相同的方式被血洗。
没有任何预警,没有谈判,没有俘虏,袭击者来去如风,只留下满地的尸体、燃烧的废墟,以及那个用鲜血绘制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睛标记。
消息像瘟疫一样在刚果金的特定圈子里传开,所有势力都明白,这是深瞳最直接、最血腥的宣告:这片土地,是他们的猎场,任何闯入者,都将被毫不留情地“清理”。
马索克带着队伍返回营地,战士们沉默着,身上带着硝烟和血腥味,恩托看着走在前面的马索克那宽阔而冷漠的背影,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像上次一样”这句话背后所代表的绝对恐惧和死亡。
.....................
埃及,开罗。
萨米尔·伊什塔尔穿着剪裁完美的定制西装,举止优雅,正与东大资源代表贾迈勒·阿里相谈甚欢。
“贾迈勒,听说你上个月把家人接到迪拜了?真是明智的选择,那里的教育和环境确实更适合孩子。”萨米尔抿了一口香槟,语气温和,带着真诚的关切。
贾迈勒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容,被人记住家事让他感到受宠若惊:“是啊,萨米尔先生,开罗这边……毕竟还是有些嘈杂,孩子们需要一个更稳定的环境。”
他拍了拍微微隆起的肚子,笑着说道:“等这个项目稳定下来,我也打算多陪陪他们。”
“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萨米尔赞同地点点头,目光掠过贾迈勒的肩膀,与远处安静侍立的助理纳迪娅短暂交汇,纳迪娅几乎难以察觉地颔首。
就在萨米尔看似随意地调整了一下他精致的蓝宝石袖扣时,一个加密的、极其短暂的信号已经通过袖扣内的微型发射器发出。
指令内容简洁明确:“目标:贾迈勒·阿里,启动全面监控,优先级:家庭成员位置及日常路线。”
信号穿过喧闹的宴会厅,无声无息地汇入城市的数字洪流。
一小时后,萨米尔回到了他位于扎马雷克区顶层公寓的书房,这里隔音极好,将开罗的喧嚣彻底隔绝,他脱下西装外套,松开领结,走到巨大的红木书桌前。
纳迪娅已经在那里等候,手中拿着一个轻薄的平板电脑。
“先生,针对东大在北非及西亚地区十七名关键人员的‘家庭关怀’计划初步方案已经拟定。”纳迪娅声音平稳地汇报道。
萨米尔接过平板,指尖快速滑动屏幕,上面罗列着目标人员的详细信息,不仅仅是工作履历,更多的是家庭住址、子女就读学校、配偶工作地点、日常通勤路线、常去的健身房、甚至保姆的采购习惯……
他看得很仔细,偶尔会用电子笔在某些细节上做上标记。
“阿里的女儿,在迪拜国际学校,三年级,每周三下午四点有芭蕾课,由一位名叫法蒂玛的保姆接送……”萨米尔轻声念着:“路线固定,经过朱美拉海滩路。”
他继续往下看。
“资源评估部的安德森,他的妻子似乎对开罗的空气质量不太满意,正在积极寻找返回欧洲的机会……这一点,或许可以‘帮助’她下定决心。”
“项目工程师哈立德,他是个孝子,每周五必定会去吉萨看望他年迈的母亲……”
他放下平板,看向纳迪娅,脸上依旧带着那种令人如沐春风的温和笑容。
“纳迪娅,‘家庭关怀’计划的核心,在于精准和……温暖。”他顿了顿,语气轻柔道:“我们要确保我们的‘问候’,能够准确无误地送达到每一位目标的家人身边,让他们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并非孤身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来自我们‘社区’的深切关注和温暖。”
纳迪娅面无表情地记录着,同时应声说道:“明白,先生,我会确保每一份‘关怀’都个性化定制,并且……及时送达,阿里家的芭蕾课信息,会作为第一份‘问候’的参考。”
萨米尔满意地点点头,走到酒柜前,倒了两小杯琥珀色的白兰地,将其中一杯递给纳迪娅。
“为了社区的和谐。”他微笑着说,举起了酒杯。
纳迪娅接过,与他轻轻碰杯。
“为了温暖长存。”
..................
尼日利亚,拉各斯。
马科科水上贫民窟边缘,一栋不起眼的水泥建筑内,房间窗帘紧闭,只有一台老式风扇在嗡嗡作响,搅动着闷热潮湿的空气。
“枢机”穿着熨烫平整的当地传统长袍,坐在一张斑驳的木桌后,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无声地弹奏管风琴。
一个穿着皱巴巴西装、额头冒汗的男人——阿德巴约,有些局促地站在桌前,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厚厚的信封。
“读者需要知道真相,阿德巴约先生。”“枢机”开口问道:“东大带来的真的是繁荣吗?还是……看不见的代价?”
他推了推桌上散开的几张照片,上面是刻意选取的、角度刁钻的矿区边缘地带,显得荒凉而破败。
阿德巴约瞥了一眼信封的厚度,喉结滑动了一下:“可是,‘枢机’先生,东大是合法企业,他们的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报告是由他们自己聘请的专家完成的。”“枢机”打断他,语气平淡道:“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听说你的报社……最近遇到了一些财务上的小麻烦?真相不应该被债务埋没。”
阿德巴约低下头,最终,他伸手抓过了那个信封,塞进怀里,干涩地说道:“明天……明天头版会有相关报道。”
“愿主保佑你为真相发声。”“枢机”在他身后说道,语气如同一位真正的神职人员在给予祝福。
同一天下午,在一座喧闹、充满激情的福音派教堂外,“枢机”与伊莫牧师“偶遇”,伊莫牧师刚刚结束一场慷慨激昂的布道,脸上还带着汗水和神圣的光辉。
“令人振奋的布道,牧师。”“枢机”热情地握住伊莫牧师的手,将一个轻薄的、没有任何标记的U盘顺势塞入对方掌心。
“这是关于我们土地正面临的‘考验’的一些材料,主指引我交到您的手中,有些人打着发展的旗号,却在破坏神赐予我们的家园……”
伊莫牧师捏紧了U盘,眼中闪过一丝混合着贪婪和被煽动的狂热。
“枢机兄弟,主总是通过像您这样的义人给我们启示!我们必须保卫我们的应许之地!”他几乎是立刻就相信了,因为这符合他一直以来宣扬的“守护信仰与家园”的论调。
第二天,《拉各斯真相报》的头版标题异常醒目:《发展的代价?东大矿业背后的环境隐忧与社区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