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李泽厚面色不变,甚至慷慨陈词:
“大将军军令,末将岂敢不从!为国效死,正是我辈本分!”
他话锋一转,面露忧色,“只是末将本部前次遭遇突厥主力,折损颇重,恐难当此重任。若因此贻误战机,末将万死难赎。不如请王将军与我同往,互为犄角,可增胜算。”
这王将军是非长孙诚嫡系的中立部队。李泽厚主动要求带上“外人”,姿态做得十足,既显得顾全大局,又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更将可能的败绩责任分摊。
长孙诚眼神微眯,沉吟片刻,终究点头:“准。”
他心中冷笑,就算加上王将军,面对狼山险地和突厥主力,也是九死一生。他等着看李泽厚如何“马革裹尸”。
李泽厚率军出发,一切尽在他掌控之中。
他早已通过秘密渠道,将此次“突袭”的路线、时间告知突厥。
突厥方面佯装不知,却在狼山布下口袋,准备“重创”这支周军。
战斗过程却“出乎意料”。
李泽厚部“英勇无比”,先是“意外”识破了突厥的一处前哨埋伏,避免了中伏。
随后,在与突厥“主力”遭遇时,他身先士卒,不仅成功“击退”了突厥数次进攻,还“意外”发现了突厥粮仓的一处“防守漏洞”,成功焚毁部分辎重。
更让随行的王将军及其部下感佩的是,在撤退途中,遭遇突厥“追兵”,李泽厚亲自断后,还“冒险”救下了几名陷入重围的王将军麾下士卒。
此战,李泽厚部“伤亡”不大,却取得了焚毁敌军粮草的显赫战功,更赢得了王将军及其部下的由衷感激和钦佩。
消息传回大营,一片哗然。
“李副帅真乃智勇双全!”
“若非李副帅,王将军他们恐怕就回不来了!”
“对比之下,长孙大将军嫡系上次可是损兵折将……”
流言开始在军中蔓延,将李泽厚塑造为英勇善战、爱兵如子的“军神”,而长孙诚则成了那个急功近利、导致嫡系部队损失惨重的“无能主帅”。
长孙诚明知道这里面必然有鬼,那样九死一生的险峻之地怎会赢得如此蹊跷?却架不住威望颇高的王将军力挺李泽厚,更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
如果凭空指责他通敌,就是真的,也只会被看做是嫉妒下的无能反击。
李泽厚坐在帐内,悠闲地喝着上好的红茶,听着心腹禀报军营内急转的风向。真可谓春风得意。
桌上放着韩方圆对长公主府里经历的投诚书。
写得洋洋洒洒,事无巨细。他都没有耐心看完。
匆匆浏览过去,初步印象就是荒淫浪荡,专宠江南顾家那只会吟诗作对,没有丝毫城府的纯情傻小子。
唯一提到的异常,就是有个卖陶缸的商人,在驱逐他之前来找过杨千月。看模样是个江湖中人,不像是做生意的老板,有一种特别的气势。
他找来韩方圆详细问过那人的身高外貌,心中有个直觉性的猜测:
那人很可能是赵青山。
她找他做什么?
在密谋什么事情。
一个巧合是巧合。这么多巧合就不是巧合了。
这一点进一步确认了,他的对手杨千月也是穿越者。也就能解释自从她苏醒后,个性的全然不一样。还有为何突然动手除掉了他的左膀右臂,两大高手,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心中一直盘旋着疑问:她有没有什么外挂,提前知道多少剧情。
还有没有其他的穿越者。
这让他兴奋,又让他紧张。
因为就目前来看,天道还是站在他这边。做什么,什么成,主角光环妥妥地罩住了他。
比如孟节的抓捕,就格外的顺利。顺利到突然来了场暴雪,掩盖了所有的行踪。
他要做的不过是按计推进,持续消耗长孙诚的嫡系部队,削弱他的威望,最终借左贤王之手除掉,掌控军队。
至于汴梁那边,他已经命手下全面铺开了“焦土计划”。只要拿下汴梁,河南之地便尽在掌握。
那里将是他起兵造势的主战场。
梅雪亮和长孙璟病倒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