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2)
萧景琰眉头皱起,微微叹息,“汴梁成了一片焦土。不仅暴乱,二位大人中毒,被暴民围困所伤。所幸吉祥姑娘及时赶到救下了二位大人。天公将军派人攻占了兴洛仓,开仓放粮,深得民心。皇上调遣了周边军队进行驰援,夺回了兴洛仓,只是粮食所剩无几。还重新安排了钦差大臣接管汴梁。皇上对天公将军发布了檄文,展开了全面围剿。”
天公将军李密攻占兴洛仓、开仓放粮,这是赤裸裸的造反和对皇权的挑衅。
真正地触碰了皇帝的逆鳞。
孟节点头,沉声追问道,“所以两位大人被革职查办了。”
“是。”萧景琰点头,“不仅被革职查办,还被关进了诏狱。”
孟节叹息了一声,对萧景琰说道,“你遇到了一位好主子。”
“先生为何这么说,愿闻其详。”萧景琰恭敬地问道,眼神里难得露出急切的光芒。
孟节却没有回答,而是闭目养神,似乎是在思考。
“萧公子,”孟节缓缓睁开眼,眼底的脆弱已被坚定取代,他抬手将那枚鎏金耳环贴身收好,无比郑重地说道:
“替我转告殿下,孟节此生,虽不能再策马扬鞭、奔走呼号,但我这颗脑袋、这满腹计谋,皆为她所用。忠义侯的仇,我会报;汴梁百姓的冤,我会雪;她所图的清明天下,我会拼尽全力,去为她谋划算计。”
他顿了顿,补充道:“哪怕此生只能困于轮椅,只能隐于幕后,我也会成为她最可靠的臂膀。只要她一声令下,哪怕是与天下为敌,我也在所不辞。”
萧景琰惊诧地望着孟节,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孟大人何不亲自对殿下说这番话?我相信殿下一定很感动。殿下在府里不仅请了骨科郎中,还请到最好的解毒圣手,连同您体内的蛊毒,也会一并根治。”
孟节听到这个很是平静。他早就猜到之前的头痛并非单纯的外伤,而是李泽厚为控制他下的蛊毒。
萧景琰口里这么说着,心中却大为震惊,“忠义侯”李泽厚竟然是抓走孟节的真凶,还给他下了蛊毒控制。
那就是说忠义侯在刻意破坏河南的救灾…煽动民众暴乱…甚至要除掉梅大人和长孙大人……
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所以孟节原来是忠义侯的人!!!抓了他是要来灭口的。
长公主知道、皇上也知道。
想到这里,他打量着面上伤口交错狰狞,刚刚缓过来一口气的孟节。
他善意地开口提醒道,“先生,以后若有人问起,先生恐怕要说不知山匪是谁,万不可提侯爷的名讳。免得为自己和殿下招来杀身之祸。”
“嗯。”孟节淡淡地应了一声,扫了一眼萧景琰。心中对长公主的敬意更多了几分。
能让手下心甘情愿、乃至主动替主子谋划、周全,可不简单。
这得有极致的认同与效忠。
这人看起来颇为傲气,为何会效忠于长公主呢。
孟节以谋士的敏锐冷静地打量着萧景琰,分析着对方的身份,以及与长公主潜在的利益合作点。
他很快地得出了结论,且完全正确。但没有多言,只是躺在软垫上,望着车厢顶部。
马车平稳前行,炉中的银丝炭燃得正旺,暖意包裹着他,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也渐渐抚平了他心中的戾气。
他开始在脑中复盘李泽厚的所有布局:北境勾结突厥、汴梁的焦土计划、潜伏在朝廷的暗桩、私藏的粮草据点……
这些曾经为李泽厚夺天下铺路的筹码,如今都将成为他复仇的利刃。
不知不觉中陷入昏沉的梦境。
陈锋默默地留在马车外,穿着黑色的斗篷,负责警戒和处理痕迹。
马车行至黄昏,抵达一处山野人家的小屋。
萧景琰让人将孟节抬下车,安置在提前备好的房间里。郎中随即奉上药汤,黑褐色的药汁散发着苦涩的气味,孟节却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
苦涩的药味在口中蔓延,他却觉得无比安心。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他有了真正相信他、愿为他倾其所有的人,有了他必须守护的人,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夜深人静,孟节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雪声,指尖再次触碰到贴身收藏的耳环。
他想起杨千月那夜与他对饮歪在他怀里娇憨的模样,想起她狡黠的笑意,想起她挥袖间斩杀侯爷两大高手的狠辣机智,想起她为他求情时的坚定。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汩汩涌出的滔天爱意。
殿下,你放心。
我不会让你失望。
忠义侯,我不会让你篡夺天下的阴谋野心得逞。
他闭上眼,不再想自己的双腿,不再想过往的苦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养好伤,诛奸佞,定天下。
很快便进入了深沉的梦乡。却不知危险在悄然靠近。
而他思念着的长公主比他想象的还要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