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定官制万世之法,三省六部终成型(2 / 2)
嬴政不免问道,迫切的想要知晓答案。
“这个,应该就和天幕所说过,一场更重要的改革相关了。”
赢辰神色淡然道。
“嗯。”
见此情形,嬴政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也就在此刻,天幕画面再度亮起,仿佛是在印证嬴辰的判断。
“昭武三十四年,帝国面临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于内部的机制,不再符合新时代的需要。”
“‘内外朝’制的腐朽,促成了昭武帝又一次官制改革的开端。”
一切的起因,则是一场名为“官盐改革”的风暴。
昭武三十年始,帝国私盐泛滥,重创国库。
昭武帝的智囊团——“内朝”,历经数月研议,制定出一套全新的盐法:由朝廷统一发放“盐引”,并统一定价。
此举,原是利国利民之策。
昭武帝当即批准,命“外朝”以丞相为首,推行新法。
然而,理想的律法在现实的权力面前,瞬间变了味。
内朝的决策,刚抵外朝第一关,便遭遇了软抵抗。
九卿之一的高官,联合数位与商盟利益相连的大臣,借丞相之名,层层掣肘,拖延议案。
昭武帝察觉不对,直接下诏,绕过丞相,在数郡试点新盐法。
可那群人随即变换手法,从廷尉府开始,一些官吏借“扰乱市场”之名,大肆抓捕严格执行新法的基层官员。
他们仗着手中至高无上的司法解释权,将一场利国之举,硬生生曲解成“酷吏恶政”。
忠良入狱,小人得志;
与此同时,“官盐价高”、“朝廷与民争利”的谣言,在商盟暗中推波助澜之下,传遍天下。
昭武帝最终,在一片民怨喧腾中,被迫暂缓改革。
“‘内外朝’的初衷是分权。然权责不明,则决策被稀释,审核被架空,执行被滥用。”
“此制之弊,若不堵上,终为帝国隐患!”
现实中,章台殿内。
嬴政缓缓闭上了眼睛,他已经完全明白了。
这次的‘改革’,实际上只是一个引子,能够让昭武帝名正言顺动手的导火线。
也就是,借助这次机会,彻底废除‘内外朝’制度,行‘三省六部’之制。
而这一切,也确实如同嬴政所预料的那样进行着。
“昭武三十五年,昭武帝颁布《定官制诏》,对中央官制进行脱胎换骨之革新!”
“这场改革,并非推倒重来,而是在‘内外朝’雏形之上,彻底拆分与重组。”
“三省六部制,彻底成型了。”
下一刻,天幕的话语,也变得肃然起来。
紧接着,伴随着金光大作,一幅全新的帝国权力架构的图例,在云层上展开。
三省居上,六部分列其下,御史台独立一隅,如悬天之剑。
“【革新一:拆分内朝,创设两省,厘清权责】”
“中书省,专司决策;门下省,专司审议。中书奉旨拟诏,门下得行封驳。诏令无副署,不得施行!”
“【革新二:改组外朝,废相立部,专司执行】”
“尚书省总领庶政,废除丞相之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分理天下政务。”
“【革新三:强化监察,利剑高悬】”
“御史台自九卿中独立,直属皇帝。御史大夫总领其职,纠察百官,弹劾不法,其奏章可绕三省,直达御前!”
天幕之音随之响起,整个章台殿内,百官屏息,只觉心神皆被那一幅恢宏制度图卷所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