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和亲王之死,群臣皆惊!(1 / 2)
翌日,五更五点。
午门城楼鸣钟声响起,百官从左右掖门鱼贯进入皇宫。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朝仪后,日月帝国的文武百官终于再次觐见这位已有数日未露面的皇帝。
众人小心翼翼地窥视着圣颜。尽管礼法严禁这种举动,但若礼法真能被完全遵守,人类社会早该进入大同之境。
有些人试图从陛下脸上揣测他的心情,有些人眼中满是期待,还有些人眼神深邃,让人猜不透心意。毕竟,皇宫遇刺一事事关重大,清算在所难免。
日耀殿内,与往日不同,穹顶上的照明魂导器不知为何关闭了,整个大殿光线昏暗。高大的殿宇本就阻挡了阳光,而此时仍是清晨,更无晨光可言。
徐渊高大的身躯隐没在阴影之中,殿前的群臣根本看不清他的模样。
不知为何,在场文武百官皆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迫力,从那高悬的龙椅上悄然蔓延开来,压得人喘不过气。众人不由得变得更加谨小慎微,生怕被卷入刺杀案的漩涡。
大殿之上,官员们泾渭分明地站成两个阵营:一侧是以三皇子徐天毅为首的宗室派系,代表帝国守旧贵族的利益;另一侧则是以太子徐天然为首的新贵族与寒门大臣派系,象征帝国新生力量的崛起。
待上朝流程走完,众臣叩首起身后,礼部大员沈在明从徐天然身后的队列中站出,呈上一本奏折。此人乃是凭借徐天然的赏识才爬进礼部,可谓太子党的核心成员。
“臣礼部大员沈在明,有事启奏!今帝国上下百姓安居乐业,文明新风蔚然兴起……”
沈在明的奏折主题,是称赞帝国如今繁荣昌盛,民间新风盛行,已不再拘泥于旧时繁琐历法,故希望陛下抛弃宫中旧有礼节,与时俱进。
这当然是徐天然的意思,也是整个太子党的共识。徐渊年事已高,继位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作为帝国新生力量,他们自然渴望摆脱旧有枷锁,不再受各项旧制度与风气的束缚,尽快全面接管国家大权。
同时,这也是一次试探。徐天然不清楚父亲对刺杀事件的真实态度。事件已过去多日,除了徐天毅那个蠢货成功面圣外,无人得到徐渊召见,也无人遭受牵连。以徐渊以往的性格,早该大开杀戒。可作为最受信任和喜爱的儿子,他竟被排除在外,这本身就反常。
莫非徐渊突然有意扶持徐天毅?但这毫无道理,如今半个帝国已在徐天然掌控之中,根本无徐天毅上位的空间。
于是,他决定试探一番,看徐渊是否有换储的想法。
徐渊听罢,淡淡开口:“此事日后再议。”
沈在明和文武百官闻言一愣。他们设想过陛下会有诸多回应——以往根据改革的激进程度,陛下多会按心意批复,大部分也都会同意。可这“日后再议”是什么意思?
沈在明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身前坐在轮椅上的徐天然,只见太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见状,沈在明不便多言,既然皇帝说再议,那就暂且搁置。或许是奏折中有什么不妥,陛下意在让他进一步完善?
带着这份疑惑,沈在明退回原位。
随后,徐天然一方的官员们纷纷呈上改革或新政的奏折,得到的答复却无一例外都是“再议”。这让徐天然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当然,在大殿之上,他不会失态,仅一瞬便调整好心态。
但这一瞬,还是被三皇子徐天毅捕捉到了。他心中暗自幸灾乐祸:看来父皇果然有意放弃徐天然了。是时候发起反击了。
在徐天毅的示意下,他身后一名大臣率先站出:“启奏陛下,臣有一本,告发和亲王与星罗帝国私通勾结。”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
和亲王与星罗私通?何其荒谬!
要知道,和亲王乃是前朝政变时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陛下的亲王,曾是陛下最坚定的拥护者。如今陛下年老,他又坚定转向太子徐天然,为其登基铺路。怎可能与敌国勾结?
和亲王本人也是一脸茫然:他怎么就私通星罗了?诚然,这些年他一直在向星罗出口魂导器,是星罗军方最大的供货商。但那是为了帝国的利益啊!不过是利润稍高,自留多些而已,怎能算私通?
包括徐天然在内,所有太子党人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三皇子手下的走狗真是不要脸了!
就在群臣激愤,准备与徐天毅派系争吵时,龙椅上传来一道冷酷而冰冷的声音。
“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