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安内(1 / 2)
李行同样退远,高殷才开口:“卿等来晋阳,日子也不算短了,感觉如何?”
听见至尊发问,周枭忙不迭地回答:“托至尊洪福,一切顺利,这些都是陛下所赐予,臣等感激不尽……”
“停停。”高殷抬手,周枭止话,接着高殷又问起:“你们的青州口音还有吗?不要露馅了。”
“晋阳汇聚天下名贵、四海行商,说异域之语的比比皆是,何况几个青州的乡夫?再者,臣等兄弟已都学会许多语言,不只是晋阳本地话,若至尊想听,臣等还能说鲜卑话、突厥语,甚至是蠕蠕语。”
高殷还真有些意外,他虽然是汉人儒君,不过从小耳濡目染,也是会鲜卑语的,跟皇后还学了几句突厥话,问了周枭几句,见他一一回答上来,不觉欣喜,感觉这家伙真是个人才。
高殷过来的时候就是太子,如今更是皇帝,虽然地位尊崇、少走了几十年的奋斗路,但相对的,“大也有大的难处”,高殷做不到也没必要像那些白手起家创业的一代一样,各个事情都亲自把握,最好的就是交给看中的有能力的人才,放权给他们处理。
因此高殷对这类有才能、还会主动学习的聪明人格外喜爱,这点也渐渐和高洋相似起来了,毕竟父子俩有着同样的处境,都想要打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新班底。
“永安王在淮南,仗打得很顺利,虽然在朕的指示下,没有对陈国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但牵制的行动做的很不错,让朕很放心。”
高殷没忘记这群人是为了报答高涣的恩惠才来邺都的,因此稍微提了一嘴;周枭听闻,眉眼微舒,面容却没变得缓和,仍是很严肃的样子。
“卿等好生做事,等永安王回朝,我再把你们介绍给他,将来随他建功立勋、封妻荫子,也不是不可能啊。”
闻言,周枭面上才出现一抹稍纵即逝的喜色,向高殷跪拜:“谢至尊!”
在高殷给不良人设置的职业规划中,的确有中途转岗出去做军将的选择,而且并不降级,而是平调——因为不良人这个部门确实挺特殊的,掌握的也是要害,对这样的部门往往是位低而权大,所以平调也无所谓。
重要的是,高殷这话的意思,是将来还会重用永安王,让周枭等人感激不已。
寒暄了几句,高殷问起晋阳的近况:“这段日子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对于叱列长叉等人的事情,其他人可能还没收到风,但高殷和他麾下的不良人有着官方力量的加持,得知情报的速度极快,周枭也明白高殷询问的含义,想了想:“如长叉者,常聚成团在晋阳各处会面,或饮酒、或赌乐,交往自然,不易看出此前曾包藏祸心;这样的团体,在晋阳各处有数百个,若说全都干净,臣觉得未必,但要说都有这迹象,又不尽然。”
高殷也明白这个道理,要是晋阳人人都想反他,那他早就和他们开战了:“不过其中并不只是长叉一伙,兴许还是有着未揪出的同谋。”
“臣也以为如此。至尊……”周枭顿了顿,还是咬牙说出了这句话:“彼等毕竟在晋阳根植日久,至尊此前提拔低阶军官,颇得人心,却也要小心提防其中的人事,或某些人就与长叉之流熟识,暗中与彼交结。”
“噢?卿可有明证?”
周枭低头:“未得,然这是不争之实。”
“嘿……”
高殷忍不住摇头,笑了笑。
这年头也没有特别科学的档案户籍,向从档案上溯源军将们此前的履历和交往,实在是困难——建隋的杨忠、建唐的李渊,他们父祖的出身都是一个谜,全靠子孙争气,连开国的皇族都如此,其他小军官当然更难溯源,能记录他们的名字,弄懂老家在哪已经殊为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