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围剿沈家(2 / 2)
次日早朝,御史台拿出上乡伯府二公子的请罪折子,弹劾太子包庇沈家行刺荣王。
听完御史台的奏禀,明帝沉着脸看向太子。
他可是问过太子,敢不敢面对上乡伯正面对峙的,太子自己说的敢,明帝还以为他把所有事情都料理好了呢。
“请罪折子?”明帝又问了一遍,很是不敢相信。
御史大夫语气肯定:“是,上乡伯次子亲笔。”
明帝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太子,见他神色错愕就知道这个蠢货连最基本的人情打点都没做到位。
“陛下,除了请罪折子,一并送到御史台的还有勇国公与上乡伯联系的书信。”御史大夫把手里那一沓书信举起来:“这些,是勇国公夫人从勇国公书房里找到的。”
原本还神色镇定的沈晔骤然变了脸色,他看着那沓东西,脑子里飞快思考着开脱的话。
他太清楚里头写了些什么了,现如今只有一点祈求,就是清河没把所有的书信都交出来。
“书信?”明帝盯着那沓书信,表情不是很好:“写的什么?”
御史台的人拿出其中几封:“上乡伯告知勇国公,近来陛下已有废太子之心,放纵流民,行宫避政,只怕储位不稳,诸皇子中,荣王贵重且已长成,只怕陛下属意幼子。勇国公回信,必要时需除之,切不可养虎为患,府中人手虽留用京城,但公主心慈,难当大任,需岳父主持。上乡伯再传,荣王安置流民,行事稳重,深得臣民之心,有贤明之风。勇国公回,速除之,可调用京中人手。上乡伯回信,荣王遇刺,性命垂危,陛下查证后,对公主起疑。勇国公回信,陛下爱女,不会深究,我等安全。”
明帝听完脸色黑成锅底,就是因为这些人,他和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才闹到这个地步。
真是不可饶恕。
礼国公当即气怒骂道:“殿下奉命行事,竟让尔等如此不容。”他转向明帝跪下:“陛下,那一箭险些要了殿下性命,陛下可还记得得知消息时的方寸大乱和连夜赶去的忧心牵挂?”
明帝目光复杂的看向李长恭,他垂眼站在那里,平静无波,是早就知道所有事情,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陛下。”沈晔立刻跪下:“这些书信实乃伪造,上乡伯当时还是梁王,如何会听臣的安排行事?”
御史台的人早料到他会否认,书信一收,大理寺少卿杨慎就开了口:“陛下,臣等连夜核对了勇国公的家书和过尚书台的奏疏,字迹比对后,可以确认,与上乡伯的往来书信,为亲随代笔,在家书中,有一封字迹与这些书信相同,比对兵部备案,那段时间,勇国公受伤了,所以家书让亲随代笔。”
说着,杨慎又拿出了几张东西:“这些,是勇国公夫人交来的,代笔亲随在每月领取月钱俸禄时留下的字迹,经核对,出自同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