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663章 “方舟”计划

第663章 “方舟”计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三天后,燕京的深秋。

天空是一种高远而肃穆的蓝色,香山红叶正当时。

只是现在的陆时羡无心欣赏。

他带着一份凝结了繁缕研究院核心团队心血、厚达数百页的《面向生命科学前沿探索的生物专用超算系统技术需求白皮书》,前往了燕京。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大门。

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项目申报,而是一次关乎未来科研战略布局的汇报。

会议室里,气氛庄重。

长条桌对面,坐着来自发改部门、科技部、科学院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资深专家。

他们中有些人曾关注过陆时羡的诺奖工作,有些则对近期“繁缕”的风波和成果有所耳闻。

主持会议的是华国发改部门高技术产业司的司长,一位目光锐利、不苟言笑的中年官员。

“陆时羡院士,久仰。您和繁缕研究院的成就,我们都有所了解。”他开门见山,语气平稳:“您提交的‘方舟’计划概念说明,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您也清楚,国家在超算领域投入巨大,‘天河’、‘神威’系列已位居世界前列。为何还需要专门斥巨资,另起炉灶,建设一台生物‘专用’的超算?请您详细阐述必要性。”

压力瞬间笼罩下来。

这不是质疑,而是需要最坚实理由的拷问。

陆时羡站起身,没有急于翻开那份精美的白皮书,而是先向在座的各位微微鞠躬。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听取汇报。在阐述‘方舟’的必要性之前,请允许我先汇报一下,我们目前正在攻克的核心科学问题,及其对国家未来的潜在意义。”

他身后的投影亮起,没有复杂的公式,只有一幅简明的示意图,细胞膜上的GpcR受体、细胞内游走的囊泡,以及中间一个巨大的问号。

“我们称之为‘枢纽蛋白’寻找计划。目标是找到并理解细胞内负责连接‘信号接收’与‘物质运输’的核心调度系统。这不仅仅是基础科学的探索。”

他语气加重:“理解它,意味着我们可能从根本上理解细胞如何精确响应外界指令,这关乎未来药物设计的全新靶点,关乎对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机制的重新解读,甚至关乎未来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学的精准控制。”

他顿了顿,让这个宏观意义被消化。然后,话锋直指核心困境:

“但是,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计算瓶颈。”他展示了赵栋梁那份令人绝望的估算。

五十年这个数字很快在会场内引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