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664章 激烈争论

第664章 激烈争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陆时羡语气坚定,“在E级超算(百亿亿次)设计、异构计算、AI芯片等领域,我国已积累深厚。‘方舟’计划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跨越,是将已有技术优势,转化为特定领域绝对领先的战略举措。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

会议结束后,发改部门的司长与陆时羡握了握手,表情比开始时缓和了许多:“陆院士,您的汇报非常精彩,也极具战略眼光。‘方舟’计划意义重大,但涉及面广,投资巨大,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和综合评估。请保持通讯畅通。”

离开发改委大楼的时候,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已经带着一丝暖意。

陆时羡也清楚的知道,华国决策需要时间,但他已经成功地将“方舟”的种子,播撒在了最高决策层的土壤里。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接下来,他将启动备用方案,一方面寻求与国内顶尖超算中心和企业的深度合作,进行先期技术验证。

另一方面,继续夯实“枢纽蛋白”研究的实验基础,确保一旦“方舟”起航,他们能立刻扬帆,驶向那片等待被揭示的生命微观宇宙。

燕京之行,只是这场更大战役的序幕而已。

陆时羡离开后,那份厚重的《生物专用超算系统技术需求白皮书》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国家发改委内部及相关部委间激起了层层波澜。

一场关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资的激烈争论,在更高的决策层面悄然展开。

数日后,一次由更高层级领导主持、多个关键部门参与的内部协调会议,在气氛凝重的会议室里进行。

科技部的代表率先发言,语气中带着审慎的支持:“陆时羡院士的‘方舟’计划,其科学前瞻性和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生命科学正在与信息科学深度交叉,计算能力已成为决定科研上限的关键。”

“如果我们能率先建成这样一台专用超算,无疑将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获得显着优势。从长远看,这笔投资是值得的。”

然而,话音刚落,财政部门的代表便皱起了眉头,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务实而尖锐:

“我完全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各位,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初步预估,‘方舟’计划的直接投资将高达数十亿甚至近百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后续每年数亿的运维和升级费用。目前国家在‘天河’、‘神威’系列后续机型上已有庞大预算,各地也在申报各类数据中心。”

“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一个由单个研究院主导、目标看似非常‘专一’的项目,其投入产出比如何评估?风险如何控制?”

“我们如何向全国人民解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寻找’一个可能根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