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边线之战(2 / 2)
初夏牧场牛马都膘肥体壮,犬绒一族的进犯,说来就来。
镇守军没有手软,开场就给了他们几次痛击,天朝再赶人出三十里,中了伏,那三十里草地不知道什么时候,让敌军全种上了毒草,战马一吃即亡。
没了战马,近身肉博方面,犬绒族人天生人高马大,占尽躯体强壮的便宜,没多久,镇守大军就吃了第一场败仗,而且相当惨烈。
定国候府大公子率军支援,苦守边境,与敌军,面对面据地而战,同时向朝廷要求增派粮草。
仲夏的边境天空,月朗星稀,坚守了半月的天朝大军,熬尽最后一点军粮,犬绒人专练的游击小队,匍匐前进,混进城里的,内外夹攻,大公子在心腹部下,拼死相护中,不知所踪。
天朝震怒之下,斩了两名玩忽职守的押粮小官,文臣开始主和。
犬绒要人要物还要银,议和陷入僵局,边境一退再退,新朝不过两代,可用武将寥寥。
朝廷束手无策之际,逃出生天的大公子,与其弟汇合,两兄弟缜密部署,解翼而归,以他们的默契,生擒了犬绒两支游击小队,并重新拿回边境城池,只是可惜定国候在前一战中,为让儿子顺利出城,搭上了自己一条老命。
两兄弟回城抱头痛哭,誓要与他们死战到底。
粮草增援总算到达,犬绒不得不暂时僭伏起来,再等时机。
此一战双方元气大耗,损失惨重。
天朝十万大军只余五万,全国征兵大戏开场,如有应征者,本家可免除当季赋租等一系列利民策略下发。
只是应征者寥寥。
天子案头的奏折堆有几尺高,没几个能提出有实用之策的。
皇帝还在骂骂咧咧,他的暗骑这时密报了李长泽身世的消息。
乍闻真相的他惊问:“消息确定没错,他真是前朝慕容大将军的遗孤?”
“属下查验过几样信物,一一核验过,绝无可能弄错。李藩王确实就是当年的漏网之鱼。”
“父皇不是说都杀绝了吗,那帮饭桶怎么做的差事,这么点事都办不好。现在还让他们接上了头!”皇帝盛怒之火无处可撒,抄起凉了的茶盏照墙上砸去。
更加暴怒:“他本就手握大军,我至今搞不清楚他的大军数量,一个强敌,如今还让他与旧部接上了头,朕这把龙椅怎么能坐的安心。”
他发了一阵气,慢慢平复下来,思索了一会道:“明面上现在是拿不住他了,走暗棋吧,派两骑小队,不管用什么手段,得手就算成功,提他的头来见朕。”
“属下遵命!”暗骑退下。
皇帝一个人对着满案折子头痛。
征兵一项进展这么不顺利,也跟国库日渐空虚有关。
自林氏反水后,他早早想再物色个人把那个空缺填上,本来林氏暗中与皇后勾结,两边讨好,他就不爽,只是一时动不得他,他反水时也没有多失望,毕竟早就知道了。
余下的商贾里,魏氏最堪用,他们家几代积累下来的底子,那是相当可观的,儿子又不怎么成器。
自己只要承诺点日后的萌庇,魏氏自然自己会粘上来。可惜魏氏那个小丫头比他父亲还要精,早早就修书回去,先阻了他的计划。
后在宫宴之上,天时地利,正好籍着那当口把人收了,人财两得,谁知道夜半回去又遇了歹人,不知所踪了。魏大人连续半个月都在朝上哭诉他的侄女多可怜。
呸,最可怜的不是那个倔强的小丫头,而是他这个堂堂天子,鲜花没有采到,还让刺扎伤了,银子没有拿到,还离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