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君臣离心(2 / 2)
袁楚凝听到动静,快速扭头看了一眼,脸颊微微泛红,轻轻挣开李景隆的手,轻声提醒:“你快过去吧,兴许是有重要的事。”
李景隆笑着点了点头,突然伸手揽过她的脖颈,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轻轻印下一个吻。
那吻很轻,却带着滚烫的温度,让袁楚凝瞬间愣在原地,浑身僵硬得不知所措。
脸颊像被染上了胭脂,转眼就变成了粉嫩的红色。
李景隆看着她羞涩的模样,低笑一声,转身大步向福生走去。
“少主,出事了。”见李景隆走近,福生立刻躬身行礼,脸上的急切被凝重取代,声音压得极低。
“说。”李景隆的笑容瞬间收敛,眉头微微蹙起,沉声回应。
“北境刚传来消息,陛下派吕文兴率领五万精兵,围住了大宁王府,逼着宁王殿下交出了兵权。”
“最后不仅收了宁王的兵权,还俘虏了大宁三万守军!”
“现在,宁王殿下已经被收押,正被押往京都,估计不日就会抵达。”
福生压低了声音,面色凝重的禀报。
“交手了吗?”李景隆的脸色骤然变沉,双目之中瞬间闪过一抹寒意,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没有。”福生摇了摇头,“吕文兴兵临城下时,大宁守军几乎没有抵抗,直接开城投降了,没费一兵一卒。”
李景隆眉头紧锁,陷入了沉默。
他早就猜到,朱允炆不会因为燕乱平息就放弃削藩。
可他没想到,朱允炆的动作会这么快,而且第一个下手的就是朱权。
他心里清楚,朱权首当其冲的原因,一定与自己有关。
朱权曾在涿州之战中不遗余力的出兵帮他,朱允炆一定会心生猜忌!
想到这里,李景隆的心里泛起一阵歉意。
当初在涿州,若不是朱权带着五万精兵及时增援,仅凭他手中的兵力,根本挡不住燕军的铁骑。
“你立刻派人,暗中跟着押解宁王的队伍。”沉默片刻,李景隆抬起头,眼神坚定,沉声下令。
“一路盯紧,务必确保宁王安全抵达京都。若是途中有人敢对他动手,无论对方是谁,一律杀无赦!”
朝廷可以削藩,但如果朱权有任何生命危险,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朱权一命。
“属下明白!”福生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山林深处。
“爹爹!”就在这时,嫣儿欢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跑了一段路,见李景隆没跟上来,又折了回来,手里还攥着几朵刚摘的小野花。
李景隆立刻收起心中的寒意与忧虑,嘴角重新勾起一抹温柔的笑,不着痕迹地转身向女儿张开双臂。
嫣儿笑着扑进他的怀里,他顺势将女儿抱起,眉宇间满是疼爱。
“没事吧?”袁楚凝扫了一眼福生匆匆离去的方向,关切的问了一句。
“没什么大事。”李景隆随口带过,抱着嫣儿转身,“走,咱们接着去前面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嫣儿喜欢的野果子。”
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间,将一家三口的身影拉得很长。
袁楚凝走在一旁,看着李景隆与嫣儿嬉闹的模样,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就连空气中都满是温馨的暖意。
...
七日之后,京都城传开消息——宁王朱权被押解入京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朱允炆依旧担心背负弑叔的污点,并未为难朱权,而是将朱权安置在了京都宁王府中。
李景隆收到消息的当天,便带着福生下了山。
这是他回京后,第一次离开晚枫堂。
站在宁王府门前,李景隆看着眼前这座曾经恢弘的府邸,不禁暗自感慨。
朱红的大门上,铜环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门前空荡荡的,连个守卫都没有,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萧条与冷清。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还是北境雄主的朱权,如今竟落得这般境地。
没过多久,府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朱权穿着一身素色的锦袍,亲自迎了出来。
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英气,多了几分憔悴,却还是强撑着精神,对着李景隆笑了笑。
“殿下。”李景隆收起脸上的感慨,快步上前,抱拳行礼,语气里满是敬重。
“景帅登门,本王有失远迎,还望莫怪。”朱权也抱拳还礼,脸上的笑意带着几分久别重逢的真切,“快请进。”
“殿下错了。”李景隆笑着摇了摇头,语气轻松了些,“我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主帅了,就是个无官无职的普通人,殿下还是叫直呼我的名讳吧。”
“在我眼里,无论你有没有官职,都是那个在涿州凭借一己之力挡住十万燕军的景帅!”
朱权看着他,眼神认真,没有半分玩笑的意思,“这声‘景帅’,我叫习惯了,一时半会儿怕是改不了了。”
李景隆见他坚持,也不再反驳,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在朱权的邀请下,他带着福生,缓步走进了偌大的宁王府。
府里比门口还要冷清,庭院里的石板路落了一层薄尘,两旁的花草也无人打理,显得有些杂乱。
李景隆边走边看,忍不住开口问道:“我听闻陛下这次削藩,给每位亲王都留了五百府兵,用来护卫府邸。”
“怎么殿下这府里,半天都看不到一个人?”
朱权脚步顿了顿,随即笑了一下,只是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
他抬手示意李景隆往后院走,声音平淡:“或许我与众不同吧。”
“我这宁王府里,别说五百府兵了,全府上下加起来也就二十余人,负责护卫的,不足十个。”
听闻此言,李景隆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他心里清楚,这哪里是“与众不同”,分明是朱允炆特意针对朱权。
要么是记恨朱权曾帮过自己,要么是忌惮朱权的能力,即便将他软禁在京都,也不肯给半点信任。
看着朱权藏在背影中的落寞,他心里的歉意更浓了。
若不是因为自己,朱权或许也不会落得如今这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