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一百七十章 废帝之心

第一百七十章 废帝之心(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过了许久,李景隆才小心翼翼地起身,替袁楚凝掖好被角。

又叮嘱嫣儿好好陪着娘亲,这才缓缓走出卧房。

廊下,李母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那里。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却深邃而欣慰。

夕阳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少了几分平日里的威严,多了几分长辈的慈爱。

“母亲。”李景隆走上前,躬身行了一礼,献上了自己最大的敬意。

这些日子,若不是母亲悉心照料他的妻儿,又封锁消息不让他分心。

他怎能安心在古州平叛?

“回来就好。”李母仔细打量着他,不由得欣慰地点了点头。

“我已经命后厨备好了丰盛的晚宴,都是你爱吃的菜,为你接风洗尘。”

这些日子,她日夜牵挂着前线的儿子,生怕他有半点闪失。

如今见他平安归来,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孩儿总在外面奔波,家里的事,让母亲费心了。”李景隆抬起头,看着李母眼角的细纹,心中满是感激。

自他穿越而来,李母待他始终如一。

这份亲情,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心底。

时至今日,他早已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将李母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一家人,说这些客套话做什么?”

“你能平安归来,平定叛乱,为李家争光,为百姓谋福,就是对我最好的孝顺。”

李母望着他,眼角的笑意里藏着几分嗔怪,更多的却是深沉的关切。

李景隆闻言,脸上的歉意更浓,拱手道:“母亲说得是。”

晚风轻拂,带着海棠花的清香。

廊下的母子二人相视一笑,眼中都盛满了欣慰与温暖。

随着夜色降临,晚枫堂内灯火渐起,映照着一室温馨。

也照亮了李景隆心中的希望与未来。

这一世,他不仅要守护好自己的家人,更要在这大明的天地间,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不负时光,不负初心。

李母顿了顿,目光转向卧房的方向,语气柔和了许多,“楚凝是个好孩子,这些日子辛苦她了。”

“往后,你可要好好待她,莫要辜负了她的一片心意。”

“母亲放心,孩儿知晓。”李景隆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

他绝不会辜负袁楚凝的深情,也定会好好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家。

“只是眼下孩儿还得即刻入宫一趟。”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按规矩,刚回京便该先入宫复命的,只是听闻孩子早产,孩儿心急如焚,便先赶了回来。”

“至于什么时候能回来,孩儿还不敢保证。”

“军国大事要紧,你尽管去便是。”李母脸上的笑意淡去几分,神色渐渐凝重起来,语气却依旧温和。

“晚宴我让后厨候着,等你回来再开席不迟。”

她凝视着李景隆,眼神锐利如炬,“如今我李家添了新丁,香火更盛。”

“往后行事,切记步步为营,多留三分心眼,莫要再像从前那般意气用事。”

“孩儿明白,母亲放心。”李景隆郑重颔首,心中暖意与警醒交织。

他再次躬身行礼,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后院。

刚踏入前院,一道身影便迎了上来,正是早已等候在此的福生。

“少主。”福生快步上前,声音压得极低。

李景隆见他神色异常,眉头微蹙,沉声道:“怎么了?”

“萧云寒来了,此刻正在文渊阁等候您。”福生警惕地四下扫视了一眼,确认无人窥探后,才继续低声禀报。

李景隆的眉头皱得更紧,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萧云寒此刻前来,绝非偶然。

他一言不发,脚下步伐加快,径直朝着文渊阁走去。

文渊阁内,光线已然昏暗。

刚踏入一楼大厅,端坐于紫檀木椅上的萧云寒便立刻起身。

对着李景隆恭敬地躬身行了一礼后,语气肃穆:“卑职萧云寒,见过国公。”

“坐。”李景隆抬手摆了摆,语气平淡无波。

放眼整个京都,没几个人能在李景隆面前有这样的待遇,萧云寒算一个。

然而,萧云寒却并未依言落座。

他深吸一口气,身形一矮,单膝重重跪地,双手抱拳置于胸前,姿态恭敬到了极点。

李景隆缓缓抬眸,目光落在他身上,并未开口。

只是默默端起了一旁福生刚沏好的热茶。

茶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神色,让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思所想。

萧云寒跪在冰冷的地面上,脊背挺得笔直。

额头上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李景隆身上的压迫感,那是一种久居上位者的威严。

更是历经沙场血雨腥风沉淀下的凛冽。

“萧指挥使这是做什么?”李景隆轻抿了一口热茶,茶水的温热并未驱散他眼底的寒意。

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戏谑,却又暗藏锋芒。

“邵安之事,是卑职失察之过,特来向国公请罪!”萧云寒深深低下头,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自责与惶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