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革命军(1 / 2)
第115章 革命军
1843年4月。
“老师!”
学生们欣喜地呼唤久別的恩师,但热拉尔西蒙的反应却並非见到故人的喜悦。
“你们为何在此!这是战场,不是你们该来的地!刻回去!”
非但没有欢迎,反倒怒斥驱赶。但若肯乖乖回去,他们也不会跋涉至此。
“老师,我们都十八岁了,是成年人了。为协助“真正的解放』而来,岂能就此折返!”
“没错!告诉我们这个国家只是权贵具的,不正是老师您吗”
讽刺的是,这场革命的主力並非饱受苦难的农民,而是相对宽裕的中產阶层商人、小地主、知识分子等专业人士。
西蒙凝视著昔日学生埃米尔与杰罗姆的双眼。那坚定的目光中燃烧著绝不退缩的信念。
“—明白了。若执意相助,就负责后勤补给吧,休想上前线。局势还没糟糕到需要你们这些未来可期的年轻人赴死的程度。”
“但我们可以——”
热血青年岂会满足於搬运物资西蒙冷声打断:“住口!难道我看起来还是学校教师命军是军队!要留下就服从命令,否则滚回去。”
“——遵命。”
儘管不满,埃米尔与杰罗姆无法违抗已成为革命军领袖的恩师。正式入伍的二人开始在戈纳伊夫港忙碌搬运物资。
“哎哟我的腰——这么多军需究竟从哪弄来的”
按常理革命军应该物资匱乏,但戈纳伊夫港的军火补给却源源不断。
“没听说吗有位持命的商变卖家產从国外採购的。”
“竟有富豪愿为革命倾家荡產”
“是啊,不感动吗“
“—確实。”
堆满港口的军需突然有了不同意义。想到这都是民眾的支援,埃米尔胸中革命豪情更炽,却始终未能获准上前线一西蒙下令所有青少年只负责后勤,港口因此挤满了少年兵。
“好在战况顺利。”
“是啊。”
少年们终究无需直面战场。
海地北部的革命烈火愈燃愈烈。每解放一地,就有更多民眾加入。政府军败退后集结於首都太子港,北部仅剩大地主的私兵负隅顽抗。
“解放农民!”
革命军所到之处,农民无不欢呼“时候到了!”这种热烈响应。
“那群泥腿子居然控制了整个北部。”
“疯了。”
“这下真要出大事了”
虽然海地屡有军事政变,但这次性质截然不同。掌权二十余年的布瓦耶总统与被推翻的埃拉尔总统,无非是与不同权贵集团勾结。权力核心更迭时,多数权贵总能保全自身。但眼下这场“革命”完全不同。
“根本接触不到革命军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