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线工程(2 / 2)
至于英国和法国哪怕是不愿意支持犹太人,形势比人强,和美苏相比实力不济,也不会提供什么大的帮助。
这就需要艾娃加德纳回到巴黎之后,提醒一下马丁了,现在法军不少人和叙利亚军人保持联系,算是法国为这个前殖民地做最后一点事。
临上飞机之前,艾娃加德纳还拜托科曼照顾自己带来的剧组人员,保护这些电影人的安全,现在法属印支没有大战但也不能就绝对安全。
“尤其是泰勒。”艾娃加德纳拎着行李箱依依不舍的嘱托。
“知道了。”科曼微微皱眉,谁?是那个泰勒么?自嘉逊、费雯丽之后的第三代大英国宝?
法国对收智商税的执念不会因为战争平息,实际上在巴黎的时尚界已经开始对如何重振法国的奢侈品产业有了讨论,迪奥已经在本年推出的“新风貌”系列,以其丰胸、细腰、蓬裙的极致女性化设计,彻底颠覆了战时简朴、阳刚的服装风格,重新定义了战后女性的优雅梦想。
这不仅是时尚革命,更被视为重振法国文化和经济信心的国家事件。
所以除了法共被社会党踢出政府之外的因素,法国奢侈品产业确实已经开始复苏了,香奈儿看到了政治上威胁的消失,以及奢侈品产业的恢复,此时返回法国开始二次创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法共和社会党虽然关系恶化,可法国政坛左翼力量仍然占据优势也是现实,人民共和运动到底是一个党派,没有军队来的更加令人安心。
香奈儿倒是不知道,科曼已经从东方大国进行了一次抄底,现在对奢侈品可不是一个外行了,艾娃加德纳在巴黎和香奈儿的第一次见面,手上拿着的浮光锦手帕,就引起了香奈儿的注意。
艾娃加德纳虽然本人的条件还是那样,但穿着已经在西贡的日子当中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奢侈品是法国可以用更的投入,最快在北美市场建立影响力的产业,这个影响力一旦固化,比英国的科技更加有用。”
艾娃加德纳换上一个优雅的坐姿,“战争已经结束了,世界在变,必须让女人能呼吸,能行走,能生活。相信香奈儿女士准备复出,就是为了重申这一点。”
香奈儿点头,不得不惊叹艾娃加德纳的美丽。
她不知道眼前的女人出身并不好,全凭外在条件闯荡,改变来源于科曼为其加持的财富,让其笼罩了一层贵气,加上没少做慈善,现在的她和刚离开美国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
“我同意你的看法。”香奈儿定了定神道,“原来我们只服务于百分之一的顶级客户,现在美国的中坚阶层正在崛起,我的美国朋友上个月问我,能否生产一些不那么昂贵的香水、丝巾,甚至是……提前缝制好的成衣样本。他们,有无数女性渴望触摸到一点巴黎的梦境。”
“美国的辉煌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艾娃加德纳又不是二代移民,听到香奈儿对美国的看好,不自觉的挺起胸膛,饱满呼之欲出,“如果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女性拥有‘香奈儿’。这并没有损害品牌,反而让名字更响亮。或许,未来的奢侈品不再仅仅是一件实物,而是一个品牌,人们下意识的就相信,香奈儿的品牌就是高档,这比之前只服务于上流社会的过去来,是一个更美丽的梦。”
第一次的见面圆满成功,艾娃加德纳在德拉贡上将的住处吃了晚饭,便带着两个助理返回雨果大街,“凯瑟琳,帮我明天约一下宪兵司令部的马丁上尉,你的老板还有事情要和他。”
“艾娃女士,我马上为明天的见面做准备。”凯瑟琳一甩元首经典定制日耳曼金发,干练的回答道,她还保持着在集中营服役的军人做派。
科曼不是通过白虎油田有钱了嘛,那么就可以开启自己梦里啥都有的宏伟蓝图了,难度大的先不提,但有些工程除了钱之外没有难度。
撒哈拉大西洋铁路的第一阶段工程,难度就不大,就是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原有的铁路连接起来。
马丁听了之后一个战术后仰,心该来的总会来,忍不住对艾娃加德纳道,“这至少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法郎的投入,艾娃女士,你不劝一劝?”
“我哪有这个能力,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过对钱看的不重要,我还以为他是在自我吹嘘,哪知道一个男人第一次见面就和女人实话?”
艾娃加德纳满脸的回避道,“他钛铁矿已经找到了,要尽快完成对两个保护国的铁路连接。”
两个保护国就是海外省西边的摩洛哥、以及东边的突尼斯,现在两个保护国境内都有几万法军驻扎。
正因为保护国不是殖民地,所以法国才保持比法属非洲殖民地还要大的驻军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