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法郎贬值(1 / 2)
科曼记忆中的法国,大量资金用于进口美国的煤炭、石油和设备,以解决法国能源短缺的燃眉之急。
以及进口粮食、化肥和拖拉机,解决食品短缺问题,并提高农业生产率。
光是食品和能源,就占据了马歇尔计划的百分之五十,要不怎么有人,美国没用多久就把马歇尔计划的一半资金收回去了。
现在能源和粮食虽然仍然在舒曼政府的大项分配当中,但比起百分之五十的资金用在能源和食品上面已经算是好太多了。
这都是法属印支、泰国以及部分爪哇人民所做出的贡献,当然还有苏联的帮助。
有了优化资金的基础,舒曼政府好不容易挤出来了对地中海铁路连接计划的投资,这也是不容易的。
美国虽然在战后最初的一两年有过迷茫,但能够通过马歇尔计划,已经表明美国已经开始摸索,怎么做一个欧洲太上皇了。
法国把马歇尔计划的资金,用在本土之外的地方,美国不会一点非议都没有。
美国要求欧洲国家成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旨在打破贸易垒,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这是美国“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的体现,援助的前提是欧洲必须走向联合。
美国用相对较少的资金,撬动了欧洲各国大量的财政资源,并引导其投向美国希望看到的领域。
谁知道法国的海外省是不是美国希望的领域?不过现在在马歇尔计划之前,已经完成了对北非海外省的军管,应该比另外一个世界的自己好很多。
科曼不知道,人民共和运动政府因为这件事,还和美国进行了斗争,马歇尔计划的资金确实是法国急需的,但要是因此伤害法国殖民地的控制,那是否接受还真就是一个问题。
乔治皮杜尔和美国交涉的时候,就表达了和英国完全不同的态度,甚至把这个态度引入到了英国人提议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当中。
英国外交机构已经开始和法国沟通,把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换成另外一个军事同盟,就是把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纳入其中。
其实这就是北约对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代替,英国人希望和法国一起出面,避免让美国自己推动北约成立。
至于北约这个组织的领导层,目前来只有美国有这个实力做领导者,而英国作为北约的副手,形成美国为主英国为辅的军事同盟,北约的副司令和秘书长都是英国志在必得的职位。
但这对法国没什么好处,法国现在也没有要和英国争夺领导层的意思,乔治皮杜尔对北约共同防御的范围倒是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法国的海外省,也就是阿尔及利亚必须在共同防御写明的范围之内,如果这条不答应的话,法国不会参与英国准备的三辞三让的大戏。
对于当中的集体防御条款,一定要写明海外省就等于法国的本土,而不是殖民地,如果不在军事同盟当中写明,那么法国就没有加入的必要。
事实上乔治皮杜尔坚决要写入的文件条款,正是后来法国退出北约的一个原因。
阿尔及利亚独立之后,法国对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已经不信任,被视为本土的阿尔及利亚都已经独立,法国还怎么相信集体防御条款的有效性?
美国明明答应了这条,却还在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时候,把当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视为座上宾,这不是对法国的背叛?
这让美国正襟危坐,准备接受英国人准备的三辞三让的戏有些演不下去了。
法国竟然如此顽固,让等着英法两个旧时代版本之王簇拥自己登基的美国心里十分不爽,所以只能对舒曼政府把一部分资金,用于对阿尔及利亚海外省的铁路建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此可见,对于阿尔及利亚问题,法国还会为此继续和美国斗争,不论是地中海的南岸还是北岸,都是法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国也不是对法国就一味地让步,比如法郎的贬值马上就要来了,舒曼政府已经答应了让法郎处在实际价值的汇率上,这也是马歇尔计划的交换条件。
法国宣布法郎贬值,和美元汇率为两百一十四法郎兑换一美元的消息传到西贡……其实没有出现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