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顶级天才的自律(2 / 2)
按照集团方面的估算,国产五代隐身战斗机,有望在后年下半年正式服役。
刚好是新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之后。
从国产五代机顺利首飞,到正式服役,只用了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比预想的还要提前,其整个研发周期相比海外的猛禽战斗机不知缩短多少。
效率非常之高。
还记得歼20刚首飞成功时,阿美瑞肯安全大楼,和阵风战斗机制造公司,以及众多国际主流媒体,都表示短时间内这架新型五代机无法服役。
形成不了战斗力。
不知道等他们知道这个消息,会作何感想。
只能说飞控系统的完美级优化,大幅度缩短了战机系统的调试周期。
否则依旧使用原飞控系统,纵使能顺利首飞,后续仍需漫长的时间不断调试。
毕竞服役和首飞的要求可完全不同。
而这件事情,还让徐铭想到了空间技术研究院那边。
根据梁占军教授传来的信息,天宫实验舱的实验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并在运行周期内进行了多次对接,全自动自主交会对接技术越发有经验。
截至目前始终保持著零失误。
如果后续不出意外的话,同样有望在后年,正式开始国产空间站的独立搭建工作。
相比原先的三步走计划预期,大幅度提前。
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时间,太空上就会,有两个空间站同时在轨运行。
思维快速运转,想到这么多重要事件,竞全集中在同年发生,让人心中不由得愈发期待,希望这重要一年可以快点到来。
相信届时肯定会很热闹。
好歹包含著数学学术领域,航空航天国际领域,说不定会影响到全球格局。
长达两个小时的大会结束,徐铭刚站起身,眼角余光突然瞥见杨威主动走过来,于是便索性停住脚步没动。
「有没有时间,咱俩到办公室聊聊?」
「走著。」徐铭怔了下,嘴角挂出笑容爽口应下。
很快。
两人来到所长办公室。
进门在沙发处坐下,杨威倒也没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把情况讲清楚。
「其实这次邀请你参加年度大会,除了五代机的正式服役规划外,还想让你主导新一代翼龙无人机的,智能化算法平台的搭建工作。」
「将飞控系统的自适应算法移植过来,并进行升级。」
徐铭把杨威的话听完,对这个情况不觉得意外,除昨天就已经听到宋振宇提起之外,刚才在大会上也著重进行了翼龙项目汇报。
所谓新一代翼龙无人机,主要作用为察打一体。
近些年随著无人机技术日益发展,加上现代作战中对打击时间敏感目标需求大增,军用飞机市场开始扩大对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研发。
当今国际上热度最高的,则属阿美瑞肯死神无人机。
而翼龙正是要对标死神。
与需要飞行员操控的隐身战斗机不同,无人机则更倚重智能化算法。
想把飞控系统中的自适应算法,移植到翼龙无人机上对他来说难度并不大,但却要另外加上自主任务规划系统与多机协同算法,以及实现对目标追踪的图像处理算法。
将这些全结合在一起,才能算是先进的智能无人机算法平台。
就在徐铭思索时。
杨威的话音并未落下,接著又继续补充。
「关于新一代翼龙无人机,集团的定位是面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出口。」
「你应该知道,咱们的五代机,虽说后年大概率就能正式服役,但却很难有实战检验作战能力的机会,这导致对外界的威慑力会下降许多。」
「所以新型翼龙无人机的作用,便是代替隐身战斗机向世界展示力量。」
「也就是亮剑。」
「让所有人知道,咱们的战机可不是花架子,是真正能通过作战检验的空中利剑。」
「因此翼龙的综合性能,必须要达到甚至超过海外死神无人机的水平,除了你这位顶级天才外,我想不到还有谁能胜任核心的智能平台算法的搭建工作。」
徐铭把事情全部了解清楚,自然明白这架新型翼龙无人机的重要性。
要把如此多的算法,与自适应控制算法结合,对别人来说或许很困难。
但在他眼中却没多少压力。
或许担心徐铭拒绝,杨威没等徐铭开口,又接过自己的话茬多讲两句。
「所里已经组建了开发团队,基本上都是之前配合过你优化飞控系统的人,想著你安排工作会更顺手。」
「另外这次时间方面非常富裕,有两三年周期。」
徐铭闻言终于不再迟疑,抬眼望向期待的杨威,当即点头把事情应下。
「我没问题。」
身为研究员,能参与国家重点项目,放在别人那里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他还是头回主导周期这么长的项目,并且有宋振宇等人员配合他进行,安排好具体的算法开发工作,甚至不需要自己敲多少程序代码。
到时候甚至不用经常待在所里,倒也不会影响他目前手上的课题进度。
相反合理分配时间,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说不定会碰撞出证明复形工具的灵感。
另外更能获得大量信息学科经验值。
要知道在找到正确的比较性证明方法后,如今仅差最后的范畴性证明。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距离解决霍奇猜想,已然不剩下多少距离。
杨威听到徐铭的回答,脸上表情顿时被大喜取代。
显得非常高兴。
「太好了。」
「有你主导无人机的智能算法平台,我相信新一代翼龙无人机,到时候走出国肯定会给家个惊喜。」
「过程中有什么要求尽管向所提就,我保证全部给你满。」
「就算我这里解决不了,也要去集团总部申请。」
作为负责五代机后续飞行实验的总设计师,他太清楚完美的飞控系统,能够在实际作战中发挥出怎样的战力。
如果将其放到无人机上面自动控制,那么在战场中绝对会成为敌人的噩梦。
这会是最好的,实际展示国产战机性能的舞台。
接下来的时间,徐铭没有继续久待,主动向杨威打了声招呼离开,便前去和宋振宇等项目组成员汇合。
既然决定主导无人机智能算法平台的搭建工作,那么索性先趁著这次过来,把大家的工作安排下,特别对平台的搭建工作进行一个整体讨论。
将大致的算法结合搭建思路确定下来,方便后面按部就班进行。
毕竞宋振宇他们都曾配合他,对国产五代隐身战斗机的飞控系统进行优化,在这面是比较有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