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协议签订(1 / 2)
第266章 协议签订
洪承畴的坦诚相告,可以说是威胁意味浓厚,可以说他这句话说完,立刻就让眾多德川家的家臣面色僵硬,好些个年轻一辈的家臣,如松平信纲这样的,都咬著牙听他说完的。
而在首位的德川家光虽然脸色不大妙,但却並未流露出几分愤怒,反而揣摩其中的利弊。
明朝现在看起来的確没有要和倭国继续闹下去的心思,反而明朝皇帝对自己德川家依旧很在乎,不仅仅派了陈奇瑜来解决岛津家,现在又把洪承畴派来了。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於自己该如何抉择了。
和明朝强硬要求杀死杨嗣昌,然后退出明藩体系,否则继续增兵和明朝决一死战。
贏下和明朝的战爭,德川家光都认为那是压根不可能的事情,他很自然的排除了这个答覆,选择了另一个方式,那就是和谈。
只要和解了此事,就可以继续待在明潘体系內,和明朝以及眾多明潘体系內的国家做贸易,每年都是各种各样的资源流入倭国,並且还能稳定德川幕府的地位,加上学习其他国家的农耕技术或者大明朝的火炮和铁路、蒸汽机等技术。
这可是皇帝早已许诺,即將充许卖到明潘国家的先进技术,都是倭国早已经眼馋许久的东西。
这其中的利益难以估量价值。
“洪大人,我们的谈判,必然要分清楚,是我日本死去了十多万人,这错误也是天朝的派遣官员杨嗣昌引起的,皇帝陛下要为杨嗣昌遮掩过错,难道不该先谈谈,该如何偿还我倭国付出那么多的人命吗”
洪承畴面色不改,只是笑一声,只留下一句道:“赔偿我大明未曾定国前,倭寇肆虐海內,多少人死於你们倭人的刀下”
“自洪武爷定下国本,復立汉家大明,你们倭人的浪人武士勾结山东、江南、福建的富商,在大明犯下多少恶孽”
“陛下不愿意开战,全因此次事件的大错確在杨嗣昌身上,但是!”
两边准备的翻译,看著德川家光那铁青的脸色都有些肝颤,连忙想了个贴意却婉转的词句给补上。
洪承畴音量拔高一段,道:“索赔金银一分都不可能!我大明还没有过赔银这一说法!”
他將已经宣读完毕的圣旨搁在了案上,挥袖带著眾多前来的文官转身而去。
“是接下陛下这道旨意,还是拒了这份旨意,皆在將军一人之决定,明日前,本官要见到將军您代表德川家,最终的答覆,好回京师稟明陛下。”
他大步离开,身后一眾的明朝官员相继离开,並且无人显露胆怯,令在场的倭国士兵都不敢阻拦,还没有德川家光的刻意命令下,就自然而然的让开了道路。
这场京都谈判,无论是稻叶正胜还是松平信纲,都在商议过程中,被明朝官员压制著,明朝有特无恐的直接拒绝了赔偿。
甚至说有明朝官员直接威胁著说,明朝不只是再次增加了两万辽东铁骑这么简单,皇帝还把吴三桂的三万多人从遥远的明朝西北地区,调到了东北,是隨时可以进入倭国的。
可以说是把刀架在了倭国人的脖子上!
吴三桂可是明朝有名的人屠,铁骑所到之处,很少有倖存的人能被找到,在明藩之间的暹罗、
缅甸后黎朝、朝鲜,可以说是到了闻者颤慄,可止小儿夜蹄的夸张地步。
整场会议下来,家臣们都有些愤怒、屈,有人捶胸顿足,有人垂头丧气,但更多人还是把目光看向德川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