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后勤充裕,打下西域很难?(2 / 2)
沙金科如今被辽兵打断了脊梁骨,其魔下的兵甲,也都已成惊惧不已的丧家犬,祖泽润是压根不打算给他喘气的机会,带著两万多骑闯入了沙俄控制区。
强行跨越乌拉尔一段山脉,在崇禎二十年的三月,明辽军以及六千俘虏兵组成的联军,在风雪之中渡过相对较窄处的乌拉尔河,接连摧毁许多沙俄境內的聚居村落。
虽然明军是孤军,位置在沙俄军队眼中是可以確定的,甚至这个时候的沙俄总督沙金科已经是收拢不少骑兵,也从几个沙俄南方地区,要来了几千援兵,或许还可以和明辽军打一场。
后部的孙传庭以及猛如虎是勉强吊在后头,紧追慢赶,才在到四月进入了乌拉尔河附近。
兵部给孙传庭的军令,只是打到沙俄军队退出哈萨克即刻,但是孙传庭的態度就是-朝廷自已说的赶走所有沙俄军队,但是以什么为界呢
大明朝有以山脉为分界的传统,也有以河为界的传统,以山脉为界限,自然是不如以河曲为界更加明確。
何况明军一路上是连战连克,士气正高,占据著战场上的主动,孙传庭从军近二十年,也感觉到此战关係著大明国运,更加是坚持著继续前进。
乌拉尔的战事消息,传达到大明,则已经是快五月了。
南京城里关於大明的总督孙传庭,已经带著朝廷大军打到了远比汉唐还要遥远的西方地界,是有些难以置信的。
有一些人不相信的理由,就是西域这块土地在中原王朝的歷史上,已经有近千年了。
从唐末的安史之乱以后,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彻底失去中原王朝的统治后,皇汉无法彻底统治西域的思想,在民间已经根深蒂固。
对於这些不服王化的蛮夷土地,中原王朝的汉民无论是歷代朝中官员,还是民间百姓,都以为乾脆放弃掉去王化的思想,避免劳民伤財就是最终西域的结果。
然而这才多少年的时间
明军在一代帝王统治下,鯨吞叶尔羌、准噶尔、哈萨尔,兵锋势不可挡,甚至於比盛唐统辖的西域疆土还要多。
看那些战报,西域的战斗力也远不如大明印象中的西域强,他们的军队並不多,虽然还有一些钱粮,但是人口和实力,与大明军镇相比,似乎完全不是一合之敌。
西域不是小国林立,是中原王朝歷史上,很难啃得动的一块土地吗
怎么现在看来,小族群可能很多,国却就那么些,甚至於远没有大明自己的南洋藩国多。
只不过隨著朝廷陆续裁撤三边、辽镇老锐士卒,士卒们在民间嶗嗑谈及的军伍故事,让其中许多事情变得確凿无疑,比方说西域和北方。
而在南京皇城內的朱由检看来,这种战局更加没什么好觉著奇怪的了。
后勤充裕,打下西域很难
大国打小国,在后勤足够的情况,兵种又强,战兵精锐十万,其中各种骑兵编制给的那么多,
打西域那么些个总人口几十万、百来万的小国,有什么好艰难的
真有困难,那难度基本上也全垒在后勤和地形条件上了!
那些西域小国个个待在苦寒的沙漠,若没有这种恶劣天气,治下之民连成都府、济南府的人口都不如都是哈萨克、叶尔羌、准噶尔,灭掉他们能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