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团结一切力量的西域(1 / 2)
第325章 团结一切力量的西域
皇帝的理想到底是什么
叫天下百姓都能吃饱肚子
有的人会这么想,因为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对於皇帝的了解,还拘泥於表面,认为皇帝打下南洋,控制了漠南,都在这些地方迁了许多汉人过去耕种,那就是为了叫天下万民都吃得上粮食。
但事实上呢
孙传庭知道汉民归心在皇帝心中的確很重要,可是孙传庭不会以为,皇帝会真的在乎万民是不是吃得到粮食,皇帝是一个真的可以做到冷血无情的人,因为他不用日日见证战爭的残酷,不必去看见梟首千万,只需一笔滤过,便是一座城池再无人跡,
皇帝在伐灭女真之战中,对於俘虏的蒙古韃靶人和女真残余,是什么样的手段这样的人,又岂会对万民饱腹有那么多的同情心。
皇帝要的是扩张,灭亡其国,夺其土地而已。
无论是皇商在非洲的扩张,还是孙传庭率军攻打西域,都在抢夺土地,驱赶当地人,这才是共同的特点。
作为朝廷最器重的大將,孙传庭已有文帅之称,朝臣们儘可能的把他从武將之中剥离出来,宣传孙传庭是文武全才,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土,並非单纯的武將那么简单。
这样的宣传,令孙传庭不得不站到文官集团之中,被內阁、朝臣们用作唯一依仗,来制衡日益壮大的商会势力。
孙传庭对於商人也是十分警惕,毕竟商人重利,为了利益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为了夺回圣心,孙传庭在西域打法也很积极、果决。
皇商势力的余氏、钱氏在中美洲、非洲,扩张的速度非常之快,屡次有报告打到商会,朝野震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战法必定会变的无所不用其极。
有强徵兵役用!
辅兵我战兵不会自起炉灶
只要我手中兵马多於对手,拉起后方的后勤男丁一起掩杀,这一路打过来,孙传庭是一路都打得顺风顺水,即便是有一些和他决心死战的,也难敌他人多势眾。
最后的天险阿姆河被明军突破,藩汗们带著治民、军队逃向东南一角,更多的布哈拉人逃往波斯,他们根本不知道明朝会把那些没能逃走的人抓去何地,只知道在明朝控制区內的布哈拉人,以及其他西域的人口,基本上都消失了。
一路南下的明军势头凶猛,这样的情况下,孙传庭的兵马被分散的太开,好些军队直接越过了友军,孙传庭也是迫於传令兵的过程速度,被迫慢了下来。
崇禎二十三年的九月,明军主力进攻波斯北部,阿巴斯二世亲自率军阻击,赫拉特告急,被五万明军围攻,波斯人强烈抵抗防守,十九天后破城,阿巴斯二世被迫率残余退守古里安地区。
明军在赫拉特就地强征粮秣、青壮,隨即继续南下渡过河流进攻古里安地区,波斯军队以及一部分的哈萨克地方流民都参与到守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