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337章 333拼尽全力,没能战胜谛听(六千字

第337章 333拼尽全力,没能战胜谛听(六千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337章333.拼尽全力,没能战胜谛听(六千字,二合一章节)

「镇军大将军尽忠职守,实乃三军楷模。」韩松天言道:「但因为当初姜志邦等人从中挑唆,以至于原本忠于朝廷的人马内乱,终究不美。」

郭烈神色如常,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自我从军,由兵卒做起,就只记得六个字的道理,领军饷,听军令。

走到今天,看似许多东西变了,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那六个字。

谢峦冤不冤,那是由陛下定夺的事情,我不似韩相你们考虑得那么多。

我到今天的境界与军职,都是陛下提拔栽培,那么陛下有旨诛贼,我就领旨执行,旁的事我没兴趣过问。」

韩松天看上去对郭烈的回答并不感到有意外,他只是有些无奈地扶了扶自己戴的幞头:「你啊……」

和郭烈一起见过宋王秦玄,从宋王府出来后,韩松天便回自己府上。

到了晚些时候,徐永生依约准时来韩府赴宴。

负责知客的人乃是个外貌年龄在三、四十岁之间的青年男子,其人面相俊朗,气质沉稳。

徐永生认得对方是韩松天的长子,名叫韩江,乃是天下有数名门韩氏一族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是韩氏内部作为下代家主培养的后起之秀。

早些年就听说对方已经臻至宗师境界。

如今再看,估计已经是三品的大宗师。

韩江这时见徐永生前来,当即微笑上前见礼:「徐先生登门,寒舍蓬荜生辉。」

「韩兄言重了。」徐永生回礼。

双方说话的功夫,闻讯而来的韩振从门中出来:「恒光!」

韩江冲韩振点点头:「还有其他客人,徐先生这边辛苦九弟了。」

然后他再向徐永生告罪一声。

徐永生随韩振一起进来,走在前院花园中,他问道:「我记得你自己在外有屋宅?」

韩振颔首:「我大部分时间都自己住,只逢年过节回来,这趟是因为你来,所以大伯和小姑叫我来帮著招待。」

他感慨一声:「好在大伯、小姑都是支持宋王殿下,要不然我也感到两难。」

徐永生突然问道:「你和玉明公主怎样了?」

韩振微微脸红,干咳一声说道:「玉明公主娴静淑良,体恤民情,乃是德才兼备的天潢贵胄,我素来极为钦佩的。」

徐永生微微颔首:「原来如此。」

等开席之后,徐永生就发现这趟宴席宾客数量不多但份量颇重。

作为主人家的副相韩松天自然不必多说。

除了这位尚书省如今事实上的长官之外,赫然还有门下侍郎李若森和中书令吕道成二人一起到场。

大干在关中帝京的朝廷中枢里,三省长官分明都到齐了。

除此之外还有武学宫祭酒江南云同样到场。

韩江、韩振堂兄弟二人在旁作陪。

徐永生视线扫过韩松天、韩江父子二人。

韩氏一族作为天下有数名门世家之一,底蕴深厚毋庸置疑。

不过,随著此番干皇秦泰明失踪,各方高手纷纷放开顾忌陆续崛起,韩氏一族的表现还是颇为抢眼。

除了韩松天和新晋突破的韩帼英兄妹二人外,韩氏一族在祖地甚至还有一位武圣韩山杰留守。

再加上高速崛起的韩江,以及有些许香火情的韩振,韩氏一族当前可以称得上高手如云了。

徐永生心中转著念头,面上不动声色,转而端正表情,向一旁的门下侍郎李若森转达岭南那边罗毅的问候。

「罗兄康复,重在他自身才华横溢的同时坚韧不拔。」李若森微笑道。

这位大干皇朝的女性门下侍郎,外貌年龄看上去只在三十岁许。

不过其人出了名的驻颜有术,乃是先在外行医,声名远播,然后方才入朝为官,资历虽然不及燕文桢、韩松天他们,但远在江南云、罗毅等人之前。

其雅号漱石斋主,书画同样是大干一绝,早年间干皇亦对此颇多赞誉。

徐永生本人同样感谢对方,原因在于当年医治罗毅,主要便靠李若森同林成煊先后出手。

北方联军统帅林修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医术之高明得到李若森本人亲自推崇。

但这不影响李若森本人盛名。

另一个看上去年龄在四十岁许的中年男子,便是大干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吕道成。

其人同样驻颜有术,以资历论,他同样是当朝文臣中仅次于燕文桢,几乎堪比韩松天的老臣。

不过,相较于韩松天、李若森而言,吕道成看上去颇为虚弱,仿佛有重病在身。

席间,李若森便看向吕道成:「和上个月比起来,似是病情见重了?」

吕道成轻咳几声后,微笑摇头:「比早些时候,其实还强些了。」

李若森:「稍后晚点走,我再给你看看。」

吕道成:「多谢。」

总体而言,席间气氛颇为轻松。

韩松天、李若森、吕道成等人没有尝试拉拢规劝徐永生,也没有过多谈论当前局面和各方势力。

不过,聊著聊著,聊到魏王秦虚后,吕道成微微摇头:「魏王殿下才华横溢,修行勤勉,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只是可惜,行事常有不妥。」

「这段时间都在忙北方的事,河洛东都那边可是有什么动静?」韩松天问道。

吕道成言道:「今天刚刚收到的消息,魏王殿下以东都为中心,开始布置万千玉珏,复原古时周礼奠定之际的星辰排布。」

韩松天颔首:「已经开始了啊。」

周围江南云、李若森,包括韩江、韩振,都停下筷子,认真听韩松天、吕道成谈论。

徐永生同样在认真听。

吕道成所言,其实是一种典仪祭礼。

准确说,是儒家武者积累有八组「礼」之编钟后,需要完成的相应历练。

该历练牵扯的地方范围巨大,耗费巨大,同时需要较长时间维持,容易被人破坏。

但对于主修五常之礼的儒家武圣来说,这是必经的一步。

对于没有大盈、琼林仙库支持的魏王秦虚来说,想要收集大量合用的玉珏,并非易事。

徐永生这趟来关中之前,曾途经河洛东都,没听到相关风声,想来魏王秦虚是早就准备好了。

其从前积累未必充足,徐永生思来,要么是燕氏一族为首的几大名门世家解囊相助。

要么,就是关中帝京这边的朝廷中枢,给予秦虚资源上的帮助。

此前干秦皇室联合,占据中原的秦虚解禁,方便商旅往来关中、河洛,递解大量中原、两淮一带的物资、粮食运往关中,确保关中不因此前大战崩溃。

反过来,宋王秦玄、韩松天等人这边投桃报李,也便宜了秦虚。

秦虚如果得以顺利完成儒家第八层「礼」的相关历练,意味著他多半将儒家二品境界第八层三才阁相关的历练都完成了。

如此,也就铺平了魏王秦虚通往一品武圣的道路。

相较于宋王秦玄,他成就武圣之境更早。

现在看上去他也有不小可能更快一步成就一品。

徐永生此刻充分怀疑,吕道成等人这是专门在提醒他。

倒不一定是提醒徐永生去干掉魏王秦虚或者坏对方好事。

徐永生听著吕道成等人更像是在暗示他,如何才能在修为上更上一层楼。

那就是跟朝廷合作。

就像秦虚那般,双方各取所需,大干朝廷自会给予徐永生回报。

徐永生想要成就儒家武圣之境,便需要相关儒家典仪。

如果他不想重归朝廷、学宫体系,参加相关典仪,那唯一的办法便是散逸民间的前朝儒家晋升典仪。

通过韩松天、吕道成等人的对话,徐永生验证了自己早先的猜测。

前朝的民间典仪,此前确实是已经被大干朝廷收缴起来。

并且听吕道成等人的语气,这些晋升典仪的法门和记录没有被销毁,当前仍然掌握在干秦皇族手中。

确认这一点,坚定了徐永生这一趟在京城多待一段时日的决心,以便给谛听更多的机会。

「靖邪入了佛门么?」江南云在一旁向徐永生问道。

徐永生没有否认:「佛法可以更好地帮他稳定心神,避免走火入魔之厄。」

江南云轻轻颔首,末了轻叹一声,说道:「遇难学生家中,我会过问,请恒光转告靖邪无需忧心。」

徐永生:「多谢祭酒。」

江南云不语,微微摇头。

徐永生亦为之沉默。

过了片刻后,江南云开口问道:「宁山要继续西行,访探大河上游,完善《水经注疏》?」

徐永生:「确有此事。」

江南云于是说道:「陇右那边,我有熟人,稍后修书一封,交给宁山让他带上,于此行而言,多少能有些助益。」

徐永生:「祭酒明日得闲的话,我让他登门去取,顺便拜谢祭酒。」

江南云连连摆手:「说哪里话。」

当初宁山因为自身魂魄而方向辨别判断异常的时候,他便是在徐永生推荐下来关中帝京这边,经由江南云之手方才稳定住情况,如今多数时候都能如正常人一般。

不过诚如江南云当初告诫一般,宁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只能说暂时想办法令他看上去像是正常人。

随著宁山修为境界越来越高,类似毛病其实又有重新出现的征兆。

好在宁山这些年来已经锻炼得颇为纯熟,仍能适应日常大部分情形。

除了徐永生之外,他对江南云亦颇为敬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