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锦绣前程(1 / 2)
夜幕缓缓降临,因着梁贵嫔的热心,叫赵明珠在宫中的第一夜而并未孤独地度过。
满娘和长春宫的下人们一同在耳房中进餐,餐桌上便只剩下她四人。
“明珠,不是梁贵嫔话密,”梁贵嫔一边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和顺碗中,一边说,“你刚进宫,不等着内务府分丫鬟婆子,怎么自己找了个不知根知底的人来伺候?还是浣衣局的婆子,那里的人员,繁杂的很。”
赵明珠摇摇头:“我也是看她可怜。无事,我也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担心会落了把柄给她。”
“那便好。”梁贵嫔这才略微放了点心,“你刚进宫,人生地不熟,有什么事情,就来长春宫找我。”
赵明珠心间一暖,有些哽咽涌上心头,便也只是沉默着点了点头。
沉吟片刻,她忽然重新抬起头,对着梁贵嫔问出了心中的疑虑:“娘娘在宫中,事情定也比我知道的全面。您可知道为何,陛下此次见我即将大婚,便迫不及待地将我接回宫中?”
梁贵嫔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
片刻后,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她亲自起身把门窗关紧,又确定四下无人后,重新坐回桌前:“我听说,是陛下想给楚地藩王定亲了。”
楚地藩王?翟丹青!
赵明珠心中一紧,又听见梁贵嫔继续说:“楚地虽是个荒芜的小藩地,但上一任楚王却也曾是陛下登基的大功臣之一。至于为何大功臣被封了个挨着南疆的蛮荒之地,你如此聪慧,定能明白……”
“疏远功臣,还能因为什么?怕他功高震主,怕他挟功自居!”赵明珠当然想的明白,只是心中对燕寒的鄙夷又深了些。
留在京中,怕老楚王位高权重,权倾朝野拿捏了自己,放到地方做地方官,又折辱了与自己一同打江山的功臣。
于是就想了这么个不入流的办法,把人家封为藩王,有个合理的理由能世世代代地远离京城,安居一隅。
既不会显得他丰顺帝怠慢功臣,也不会发生他所担忧的事情。
只是燕寒没能想到,二代楚王竟然出类拔萃的优秀到了太子都望尘莫及的地步罢了。
或许那位同样优秀又受燕寒器重的大皇子燕永执还在的话,倒是能和他扳扳手腕。
梁贵嫔点点头,表示认可。又继续说:“还有就是,历代楚王娶的都是公主。但现如今……你也知道,咱们陛下子嗣福缘薄了些,膝下就有我这两个丫头,偏偏年纪都小,不宜嫁娶,又与现任楚王年龄相差甚远。那楚王也是正人君子,不会死等着我这两丫头。”
“公主不多,但不是有那么多郡主?”赵明珠不解。
“郡主?”梁贵嫔摇摇头,“楚王殿下是正人君子,或许不计较这些。但是陛下在乎呀——郡主怎么说,都并非陛下亲生的,哪里有嫁个公主过去,更能牵制住楚王的?”
“我们看孩子出嫁,都讲究门当户对,郎情妾意,两全其美。可皇室不是。公主出嫁,无论如何都已经是‘下嫁’,那便得嫁的有意义——作为博弈的工具,去为陛下盯着。”
赵明珠忽然对梁贵嫔这个珠圆玉润的小妇人刮目相看了。
常言都说她,生了两个女儿后便心无大志,身为宫妃却日日守着小厨房度日,净知道给两位公主研究吃食去了。
但是哪里有人知道,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梁贵嫔选择带着两个孩子偏居一隅,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
她膝下无皇子,不得陛下恩宠,却因为两个公主实在讨人喜欢,也能时不时地见着陛下,所以内务府那边从不敢克扣俸禄例银或是冬天的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