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孙大爷离世(2 / 2)
杨齐前些日子还见他坐在院门口晒太阳,虽然精神头不如从前,但还能和邻居们说上几句话,没想到,今晚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孙大爷的儿子孙建国正红着眼睛张罗后事,几个邻居帮忙搭手。
杨齐站在一旁,心里有些唏嘘。
前些年,孙杨两家的关系确实是不怎么样,但这几年改观了不少,而且人都已经不在了,杨齐也不想再计较那么多。
杨齐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孙建国的肩膀:“节哀顺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孙建国抹了把眼泪,声音哽咽:“谢谢,老爷子走得突然,我这心里……”
“我明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孙大爷的身后事办理好。”杨齐点点头。
杨齐在院子里看了一会,自己也没什么帮得上忙的,就回了后院。
“发生什么事了?”杨富贵还没有回去时间,一直在屋檐下等着杨齐回来。
“爹,你还没回去睡觉呀!孙大爷走了。”
“老孙走了?”杨富贵有点意外。
第二天,一个简易的灵堂就布置好了。
现在,组织倡导“移风易俗、丧事简办”,而且火葬在四九城已经成为绝对主流,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土葬基本被禁止。
第二一早的第一件事是向街道办报告孙大爷去世的事情,街道办进行登记。
传统的丧葬仪式中很多被视为“封建迷信”的环节,如请和尚道士念经、烧纸人纸马、大摆筵席等,在公开场合是被禁止和批判的。
所以,孙家的灵堂非常简易,除了遗体外,就只有一张黑白照片了。
四合院里的其他住户,每家每户都有人来帮忙了,杨家来的是杨富贵。
杨富贵帮着张罗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回来。
第二天,孙大爷的遗体就送去了殡仪馆,进行火化。
火化后的骨灰盒被孙建国捧回了四合院,按照老规矩,要在家里停放三天才能下葬。
虽然政策提倡简办,但孙建国还是想给父亲一个体面的告别。
第三天清晨,送葬的队伍静悄悄地出发,杨富贵也跟着一起去了。
下葬仪式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当工作人员封上墓穴时,孙建国突然跪下来重重磕了三个头。
孙大爷的离世在四合院里好像不是多大的事情一样,毕竟年纪大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孙大爷的丧事办完后,四合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偶尔有人经过孙家门口时,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仿佛怕惊扰了逝者的安宁。
又是一个星期天,杨悦姐弟俩都回来了。
在杨旭决定报名参与留学考试时,杨齐后面问过杨悦,学校里虽然也有留学名额,但杨悦并没有留学的想法。
“杨旭,你都有一段时间没回来了,今天舍得回来了。”
“大哥呀,我这每天都在看书,哪有时间呀,今天回来还是因为都一个多月没回来了,这才抽空回来一趟,晚一点我就得回去了。”杨旭苦着脸说道。
杨齐点了点头,“行吧,好好复习,考上了就去国外学更加先进的知识,没考上也不要气馁,可以考虑考研,甚至是考博,反正路有很多,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
杨旭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大哥,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