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又收了一批好东西(2 / 2)
李保国兄弟俩离开后,杨齐就到放老物件的房间里,看着木架上那一件件老物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轻轻抚摸着那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指尖传来细腻温润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匠人倾注的心血,釉色如雨后初晴的天空,纯净而深邃,细碎的纹片如同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杨齐小心翼翼地将其收入空间,又转向那件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数百件老物件都被杨齐收进空间里,几个房间的木架一下子就空了。
杨齐站在空荡荡的木架前,长舒一口气,心中却仍激荡不已,这些承载着千年文明的瑰宝,如今终于有了最安全的归宿。
环顾四周,确认没有遗漏任何一件藏品,这才满意地锁上房门。
接下来的日子,周大壮三人负责收老物件和卖货,再没有出什么岔子,杨齐也就闲下来,每天就是到学校上班,然后回家。
时光飞逝,四九城的天已经寒冷了,雪也开始飘落。
滇省,下河村。
自从杨齐一大家子回四九城,大队长就把村里每家每户的自留地暗自多分了一点,都是用来种植蔬菜,具体种什么蔬菜,那就是自己决定,然后,再由村里统一收菜,运往县城里售卖。
今天,正好是分钱的时候。
这几次分卖蔬菜的钱,不再是像之前一样的“大锅饭”,而是按照各家产出的蔬菜来分,有多有少,全凭本事。
现在的蔬菜价格不贵,村里种植的主要是白菜、青菜、卷心菜、南瓜等等最常见的蔬菜,也就几分钱一斤而已,但是架不住量不少呀,而且几毛钱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钱。
“杨满宝,一块六毛五分钱。”
“杨满金,一块三毛六分钱。”
“李大柱,一块七毛钱。”
“李明洪,两块三毛三分球。”
大队长念一个名字,就有一个人上前按手印,领取。
最多的一户人家,也才分到两块五毛七分钱,但这笔钱,让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停不住,因为这也就是今年第三次分卖蔬菜的钱了。
自留地的蔬菜,照看起来也不费事,但每年都能够给家里带来一笔收入。
当最后一户领了钱后,大队长合上本子,“好,现在每家每户都已经领钱了,这是今年咱们村的最后一次分红了,下一次得明年了。今年每家每户都分了好几块钱,可以过一个好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