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到省城把事办了(2 / 2)
沈凝沉吟片刻,说道:“位置和需求都没问题,是块好地方。不过,我们还需要看看租金条件,以及房东是否好相处。”
“另外,最好也对比一下小红姐说的另一个备选地点,综合比较一下再决定。”
她的考虑很周全,既看到了优势,也没有忽略实际运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周小红立刻接话:“另一个在城西的新开发区,潜力可能更大,但周边入住率还在提升中,需要培育期。”
“租金这边这个稍高一些,但胜在立马能见效。房东我接触过两次,感觉是挺实在的人,比较好沟通。”
徐燁讚赏地看了看周小红,又看向沈凝:“那我们就再去看看第二个地点,比较之后再定”
“好。”沈凝点头同意。
於是,一行人又驱车前往第二个备选店面。
正如周小红所说,新开发区道路宽阔,规划整齐,新建的小区很多,但眼下人流確实略显稀疏,显得有些冷清。
考察完两处地点后,中午四人找了一家安静的茶馆坐下商量。
“我觉得第一个地方更好。”周可率先发表意见,“虽然租金贵点,但马上就能有生意做,风险小。第二个地方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热闹起来。”
周小红则比较谨慎:“第一个確实见效快,但竞爭可能也会很快出现。”
“第二个虽然需要等待,但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如果能签个长租约,前期租金压力也小一些。各有利弊。”
徐燁没有立刻表態,而是看向沈凝:“小凝,你的想法呢”
沈凝捧著茶杯,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倾向於第一个地点。超市经营现金流很重要,需要儘快產生稳定的流水。”
“第二个地点不確定性太高,培育市场需要时间和额外的资金投入,对於我们初次进入省城来说,稳健更重要。”
“先站稳脚跟,积累经验和资金,以后有机会再考虑向新区域扩张。”
她的分析切中了要害,既考虑了现状,也规划了未来。
徐燁眼中露出讚许的神色,他拍了拍沈凝的手,然后对周小红说:“姐,小凝说的和我想的差不多。就定第一个地方吧。你儘快和房东把租赁合同细节敲定下来,爭取拿下。”
周小红见徐燁和沈凝意见统一,也立刻有了决断:“好,我下午就去找房东谈。爭取把租金再压一压,或者爭取个更长的免租装修期。”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下午,周小红便雷厉风行地去找房东谈判,而徐燁则带著沈凝和周可,开始逛省城的建材市场。
装修方面,后续就交给苏芸和徐逸了。
毕竟,他们很快就要到省城了。
店铺的装修风格自然和市里的一致,至於省城这一家则是作为他们超市的总店。
京城的气候不如杭城,徐燁还是喜欢住在杭城的。
现在的杭城夏天还不会很热,还是挺不错的。
冬天,只要有供暖的话就不会冷。
再怎么冷,那也比京城要好一些。
徐燁在西湖边上的房子,肯定是要改造供暖系统的。
户口可以落在京城,但是人可以住在杭城。
等以后通了高铁,两地之间的距离就不再是问题了。
周小红的谈判能力果然不俗,经过一下午的商,她成功地將租金谈低了一成半,並为超市爭取到了两个月的免租装修期。
这为后续的投入节省了不少成本,也留出了更充裕的装修时间。
徐燁和沈凝得知这个结果后都非常满意。
选址和租赁的大事一定,心里的石头便落了一半。
接下来的两天,徐燁和沈凝没有立刻返回市里,而是留在省城,与周小红、周可一起,更深入地考察本地的批发市场和供应链。
沈凝细心记录了省城居民常买的特色商品、不同区域的价格差异以及潜在供应商的信息,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观察心得。
徐燁则更侧重於了解物流配送的环节和成本,以及本地的一些商业政策和法规。
两人分工合作,效率极高。
周小红看著他们夫唱妇隨、默契无间的样子,心中那点残存的悵惘彻底消散,转化为了全心的支持和欣赏。
她拉著妹妹周可,更加卖力地帮忙联络、打听,儘快熟悉著省城商业的方方面面。
临行前,徐燁將一张存有首批启动资金的存摺交给周小红。
“姐,省城这边,前期的事情就多辛苦你了。租房合同、装修对接、还有初步的团队搭建,你先牵头做起来。遇到任何问题,隨时给我或者小凝打电话。”
徐燁语气郑重,“苏芸和徐逸那边我已经联繫过了,他们处理完市里的交接,最晚下个月中就会过来。到时候装修的具体事宜主要由苏芸负责,她经验丰富。”
周小红接过银行卡,感觉手心沉甸甸的,这不仅是资金,更是徐燁沉甸甸的信任。
“你放心,燁子,阿凝。我一定把前期工作做好,等苏经理他们过来,保证顺利交接。”周小红眼神坚定地保证道。
沈凝也微笑著握住周小红的手:“小红姐,別太累著自己,有事我们一起商量。我们是一家人。”
一句“一家人”,让周小红眼眶微微发热,她用力点了点头。
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徐燁就带著沈凝还有沈雅她们踏上了回京的列车。
回去,他们还需要筹备婚礼的事情。
而且,京同样需要开几家百货超市。
毕竟,现在不抢占市场,別人就会来抢占。
趁著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徐燁就想著早一点扩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