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让你重回年代,没让你去接盘 > 第209章 涉足汽车製造

第209章 涉足汽车製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是余洋打来的。

“徐总,没打扰您吧”余洋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志忑,显然知道徐燁家里孩子生病了。

“没事,你说。”徐燁喝了口粥,语气平静。

“是关於那家新出现的手机公司,『迅通科技”。我们查到一些背景,他们似乎和海外资本有些联繫,零部件採购渠道也很蹊蹺,像是直接拿到了我们早期的一些供应商名单,甚至包括我们淘汰掉的那几家。”余洋的语气严肃起来。

徐燁放下勺子,眼神微凝:“哦查到具体是哪家海外资本了吗”

“还在查,对方藏得比较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来者不善,不像是单纯的市场竞爭。”

“而且,他们的定价很有攻击性,再次降低到了六千元一台,完全不考虑成本回收的样子,像是要快速抢占市场,打价格战把我们拖垮。”

“价格战”徐燁轻笑一声。

“他们想用这招未免太老套了。

“就他们的產品质量,让他们打。”

电话那头的余洋明显鬆了口气:“徐总您有把握就好,我就按您说的办。”

“按原计划推进x2的量產准备。”

“另外仔细查查这个『迅通科技”,特別是他们的技术来源和资金背景。”

“如果有任何侵犯我们专利或者商业间谍行为的证据,立刻保留,必要时我会亲自处理。”

“明白,徐总!”余洋的声音恢復了干劲。

掛了电话,沈凝有些担忧地看著他:“公司遇到麻烦了”

“小麻烦而已。”徐燁轻鬆地笑了笑,给她夹了个小笼包。

“商业竞爭很正常,有人眼红说明我们做得好。放心吧,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养胎,照顾好自己和我们这三个新宝贝。”

沈凝点了点头,知道徐燁是可以处理好这些事情,不需要她来操心的。

“你下午还是回去上班吧,宝宝已经没事了,不会传染给我了。”沈凝贴心的说道。

“行,那有情况就给我打电话。”说著,徐燁伸手颳了一下沈凝的鼻子。

午饭过后,徐燁就直接驱车去公司了。

“徐总,批了,上面批覆我们的造车申请了。”一个人激动的拿著文件跑到了徐燁的面前。

听到这个消息,徐燁精神一振,接过文件仔细翻阅起来。

批覆文件上的红头印章和明確的鼓励性措辞,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在这个年代,私人想要涉足汽车製造,几乎是天方夜谭。国內的汽车工业几乎完全被几家大型国有车企垄断,技术积累薄弱,车型老旧,產能严重不足。

“解放”、“东风”卡车和“上海”牌轿车几乎是全部的家当,且普遍面临“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局面。

“太好了!”徐燁合上文件,脸上难掩兴奋,“这是我们迈出的又一大步。走,去会议室,立刻开会!”

会议室里,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的几名核心骨干脸上都洋溢著激动与志芯交织的神情。

激动的是,他们即將开创先河,志芯的是,前路艰难。

“徐总,批是批了,可咱们-从哪儿开始啊”一位负责生產的经理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现在国內连条像样的轿车生產线都难找,更別说咱们要造的货车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核心技术,我们几乎一片空白。”

“零配件供应商体系也几乎为零,全靠国企那几家,他们自己的產能都跟不上。”

1982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基础確实薄弱得可怜。

绝大多数零部件依赖手工或半机械化生產,精度和一致性难以保证。

技术资料匱乏,高级技工和工程师更是凤毛麟角。

所谓的“造车”,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敲车”一一很多覆盖件靠老师傅一锤一锤敲出来。

徐燁环视眾人,目光坚定:“困难我知道,而且比大家想像的只多不少。但我们不是从零开始,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他站起身,走到黑板前:“第一,我们有『前沿製造』”打下的基础。”

“这几年,我们为了生產手机和改造设备,积累了精密加工、模具製造、质量控制的初步经验,虽然和造车要求有差距,但绝非从零开始。”

“第二,我们有资金。手机业务的利润和政府支持,能让我们有底气去投入、去试错,可以去购买国內能买到的最好设备,可以去挖人。”

“国企、研究院所的老师傅、工程师,只要有能力,我们不惜重金请过来!”

“第三——.”

徐燁敲了敲黑板,这是他最大的底气。

“我们有方向。我们不追求一步登天造出最先进的车。”

“我们第一步,目標很明確,仿製加改进。”

“市场上最急需的是轻型货运卡车和皮实耐用的中型卡车。我们就从这些入手。”

“另外,我们还要发展电动汽车。在电机这一块,我们虽然研究的不多,但是没有什么专利壁垒。”

“这个,也是我们能够实现弯道车的唯一途径。”

如今的汽车工业都是属於国外的,有著各种样的专利壁垒。

在未来,也是靠著新能源电车才实现了弯道超车。

虽说现在的电池技术还不行,但是可以尝试汽油发电来驱动电机。

配上一些电池,还是有机会的。

研究是需要时间来积累和突破技术的,除非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抄。

如今的研发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徐燁愿意砸钱换技术,换时间。

靠一个手机,就可以赚很多钱投入到研发上面。

底下並没有人质疑徐燁,他们都很清楚,只要按照徐燁指定的方向搞研究就行了。

开完会议之后,大家就行动起来。

半个月之后,徐燁的『麒麟”汽车就註册下来了,並且成立了两支研发团队。

一支是研发传统的燃油汽车,一支是研发电动汽车的。

团队还在不断的扩招,壮大。

对於徐燁来说,这是布局未来。

眼下只要造实验性车辆,用来吃透汽车的每一个零件。

只要能够复製所有的零件,就可以自己组装出汽车。

仿造出来不对外进行销售,只是內部使用,就可以和那些汽车公司扯皮。

只要爭取到足够的时间,他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

等到电车足够使用时候,他就可以拋弃油车,全面的拥抱电车。

那个时候,就不用担心那些专利壁垒和技术壁垒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