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让你重回年代,没让你去接盘 > 第215章 想回老家过年

第215章 想回老家过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15章 想回老家过年

秋去冬来,1988年在悄无声息中走到了尾声。

徐燁的公司没有举办盛大的年终庆典,而是以部门为单位进行了简朴的聚餐和总结。

这是徐燁的意思,他希望大家將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即將到来的新一年,而非沉溺於已有的成绩。

春节前夕,徐燁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年礼”。

网络技术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在实验室环境下,成功实现了跨越十公里距离的“盘古电脑”点对点数据稳定传输,虽然速率还远不及后世的標准,但这標誌著自主网络通信技术迈出了从区域网到城域网的关键一步。

徐燁亲自去实验室观看了演示,並给团队发放了丰厚的奖金。

“这是通往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辛苦大家了。”徐燁的肯定让这群埋头苦干的技术人员激动不已。

这个春节,徐家过得格外温馨。

旅游归来的融洽氛围持续发酵,一家人围炉夜话的话题,除了家长里短,更多了旅途中的趣闻和对未来的憧憬。

三胞胎嘰嘰喳喳地讲述著在云南看到的奇怪植物和动物,还用蜡笔画下了他们印象中的玉龙雪山和石林,虽然形状抽象,但充满了童真和想像力。

沈凝將旅行照片精心整理成册,那本贴满剪报的笔记本旁,又多了一本厚重的相册,记录著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徐燁看著这一切,心中充盈著平静的幸福。

他深知,这种平凡的温暖,正是他奋斗的动力源泉。

1989年的春天,世界格局暗流涌动。

但在徐燁构建的技术小宇宙里,发展步伐依然稳健而迅速。

x4手机在春季发布会上如期亮相。

它在外观上更加轻薄时尚,首次採用了自主研发的灰度液晶显示屏,能显示更多的文字信息,並且强化了简讯功能,支持更长字符的编辑和存储。

虽然依旧不能上网,但其稳定性和易用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x4的发布,进一步巩固了华夏通讯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让国际竞爭对手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他们试图通过舆论击x系列手机“功能单一”、“缺乏创新”,但在绝对的技术代差和市场需求面前,这些声音显得苍白无力。

徐燁对此一笑置之,他清楚,真正的杀手一一行动网路技术,正在实验室里加速孕育。

与此同时,“盘古1型”电脑凭藉其出色的稳定性和在特定行业的良好表现,逐渐贏得了国內一批务实用户的口碑。

软体生態虽然依旧无法与国外的成熟体系相比,但一些针对中文处理和国內特定需求的应用软体开始崭露头角,形成了初步的差异化优势。

徐燁指示,下一步的重点是降低成本和优化用户体验,为將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做准备。

最大的惊喜来自电动汽车项目。

在投入了巨额资金和顶尖人才后,项目组攻克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几个核心难题,虽然续航里程依然有限,但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质的提升。

初夏时分,第一台可供实际道路测试的原型车悄然下线。

它外观朴素,甚至有些笨重,但当它在徐燁旗下工厂的封闭测试区无声启动並平稳行驶时,在场所有参与项目的工程师都激动不已。

徐燁亲自试驾了这辆原型车,感受著电动机独特的静謐性和瞬间爆发的扭矩。

但他依然选择秘而不宣,继续打磨技术,等待最適合的时机。

毕竟这辆车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还需要继续打磨,继续提升技术。

时间悄然滑入1990年。

世界的目光开始聚焦於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全球经济也面临著新的不確定性。

然而,在徐燁的带领下,他的商业帝国却在逆势中稳步扩张。

凭藉手机业务的巨额利润反哺,电脑和电动汽车的研发得以持续进行。

他还悄然加大了对基础材料、精密加工等上游產业链的投资和控制,为长远发展构筑更深的护城河。

这一年,x5手机的研发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行动网路的核心技术,於自主標准的基带晶片和通信协议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实验室里,已经可以实现低速的数据传输,瀏览简单的文本信息。

徐燁知道,距离真正可以“上网的手机”问世,只剩下最后一层窗户纸。他给团队定下的目標是在1991年底前,完成所有测试並准备量產。

1990年的秋天,徐燁再次带著家人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这次是去黄山。

站在光明顶上,看著翻滚的云海和奇崛的松石,徐燁心中感慨万千。

重生至今,已逾十年。

他不仅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更在一定程度上撬动了国家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轨跡。

曾经的追赶者,如今在几个关键领域成为了领跑者。

这种成就感,无法言喻。

“爸爸,云好像大海一样!”女儿兴奋地指著远处。

徐燁將女儿抱起,柔声道:“是啊,很美。未来还有更多更美的风景,爸爸带你们去看。”

沈凝站在一旁,微笑著看著父女俩,眼神中充满了安寧与幸福。她知道,身边的这个男人,心中装著星辰大海,但始终为家人留著一片最柔软的天地。

从黄山返回后,徐燁接到了一个来自高层的秘密会议邀请。

会议的內容,是关於国家未来信息產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在会上,徐燁及其团队所取得的成就,成为了重点討论的案例。

高层领导充分肯定了徐燁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领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並希望听取他对於未来十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和建议。

这次会议,標誌著徐燁和他的企业,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商业实体,更成为了国家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意味著更大的机遇,也意味著更重的责任。

会议结束后,徐燁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沉思良久。

他推开窗户,深秋的凉风拂面而来,带著都市特有的气息。

远处的城市灯火通明,其中不少光芒,正是由他旗下的產品所点亮。

“90年代,已经来了。”徐燁轻声低语。

他知道,隨著x5手机和“启明”电动汽车的即將面世,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一场由他亲手推动的、更加剧烈的科技风暴,即將席捲全球。

那些曾经的巨壁们,將如何应对他这个来自东方的“变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