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给她分账(1 / 2)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动作都僵住了。
那碗还冒着热气的凉粉,那几袋子雪白的山药粉,在这一刻都失去了吸引力。
几十道视线齐刷刷地投向院门口那个陌生的中年男子。
男子被这阵仗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抓着衣角的指头紧了紧。
他身上穿着一身浆洗得笔挺的细布长衫,脚下的鞋子虽然沾了些泥点,但看得出是城里铺子卖的上好货色。
这副打扮,跟满院子身穿粗布短打,浑身沾着泥土的村民们,格格不入。
“你找谁?”顾大石站了出来,手里的筷子还没放下,他警惕地打量着来人。
男人连忙拱了拱手,脸上挤出一个客气的笑容。
“有礼了,在下郭有福,是周记的账房。奉我们东家之命,特来寻一位程之韵娘子,敢问可是此处?”
周记的账房?
村民们面面相觑,脸上的警惕化作了好奇。
程之韵放下手里的碗,擦了擦手,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我就是程之韵。郭先生,不知周老爷派你来,有何要事?”
郭有福的视线落在程之韵身上,不由得愣住了。
眼前这个女子,太年轻了。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袖口还卷着,脸上未施粉黛,头发也只是简单地用一根木簪挽着。
这副模样,怎么看都只是个普通的乡下妇人。
他实在无法将她同那个在府城掀起滔天巨浪,让王师傅都甘拜下风的点心宗师联系在一起。
可东家亲口吩咐,还画了路线图,断然不会有错。
郭有福收起心里的疑虑,态度愈发恭敬。
“程娘子,东家命我来,是为了一桩大喜事。”
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厚厚的账本,和一个沉甸甸的布袋。
“程娘子那草莓奶油饼的方子,当真是点石成金!自打那日比试过后,东家就让铺子里的师傅们连夜学着做。这几日,咱们周记糕点铺,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郭有福一说起这个,脸上的兴奋就藏不住。
“东家说了,按照约定,您占两成股。这是这三天来的账目,还请程娘子过目。”
他将账本递了过去。
程之韵没有接,而是看向了一旁的林颂宜。
林颂宜有些迟疑,但还是上前接过了账本。
她出身尚书府,这些迎来送往的账目,自然是看得懂的。
郭有福清了清嗓子,打开了那个布袋,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将里面的东西倒在了院中的石桌上。
那不是铜板,也不是碎银子。
而是一锭又一锭,码放得整整齐齐,在阳光下闪着耀眼光芒的雪白银锭!
足足有二十锭,每一锭都是十两的标准官银。
“这……这……”
顾二牛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银子,话都说不利索了。
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村民们何曾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别说见了,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在他们眼里,过年能吃上一顿肉,手里能有几十个铜板,就是顶好的日子了。
而眼前这两百两白银,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座银山,砸得他们头晕目眩。
“按照账目,这三日,草莓奶油饼的纯利,共计一千零五十两。按照约定,您占两成,便是二百一十两。”
郭有福指着桌上的银子,声音里透着一股子骄傲。
“这是头两百两。剩下的十两,东家说零头不好拿,便让我换成了上好的绸缎和给孩子们吃的糖霜饼,都在外面的马车上。”
林颂宜翻着账本的手,在微微发抖。
她看着上面那一笔笔清晰的记录,每一笔都代表着一笔巨额的进项,最后那个汇总的数字,更是让她心惊肉跳。
三天,一千两!
这哪里是做点心,这分明是在印银子!
她抬起头,看向程之韵,那个弟媳却依旧平静,仿佛桌上堆着的不是银子,而是一堆不值钱的石头。
“账目没错。”
林颂宜合上账本,声音有些干涩。
“那就好!”
郭有福长舒了一口气,任务总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