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马车陷进雪地里了(1 / 2)
鹅毛般的大雪,下了一夜。
第三日清晨,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整个洛水村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
顾家院门口,两辆加固过的马车早已备好,车辙在雪地里压出深深的痕迹。马儿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里喷出大团大团的白气。
顾家众人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启程。
林颂宜给顾南舟和顾明珠裹紧了新做的棉斗篷,那用的是程之韵换来的【精纺棉布】,又软又暖。她自己的眼眶红红的,却强忍着没有掉泪。
院门口,村道上,站满了人。
洛水村的男女老少,几乎全都来了,他们默默地站在风雪里,为这一家人送行。
没有人哭哭啼啼,气氛却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那两个驿卒早已吃完早饭,跨坐在马上,一脸不耐地催促着。
张驿卒身上穿着新做的夹袄,里子正是那匹精纺棉布,脸上的神情得意洋洋,看村民们的表情也多了几分居高临下的炫耀。
“时辰不早了,赶紧上路!”
老村长一辈子挺直的腰杆,此刻深深地弯了下去。
“之韵妹子,文珏小子,你们放心去!洛水村,我们守着!”他从怀里,郑重地掏出那张画着水碓的图纸,和那个装着发料的布包,拍了拍胸口,“你们教的东西,我们都记在心里!这日子,我们自己能过好!等你们沉冤昭雪,风风光光回来的时候,咱们洛水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穷样子!”
“村长,保重!”程之韵扶住他。
“还有这个,新做的棉鞋,暖和!”
“孩子在路上别冻着,这是我做的护膝!”
村民们围了上来,你一包,我一件,拼命地往马车上塞东西,仿佛要把整个村子的牵挂都让他们带走。
“好了,都别送了,回去吧!雪大路滑!”程之韵看着一张张淳朴的面孔,心里发酸,声音却依旧清亮,“都回去!等我们的好消息!”
她拉着林颂宜和孩子们准备上车。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突然从人群里冲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在了马车前。
赵七他身上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小包袱,额头重重地磕在雪地里。
“姐!姐夫!求求你们,带上我吧!”他抬起头,满脸都是雪水泥水,一双眼睛却亮得吓人,“我没家了,洛水村也不是我的根。你们去哪,我就去哪!我给你们当牛做马,赶车劈柴,什么都能干!求你们别扔下我!”
顾文珏停下脚步,看向程之韵。
程之韵走到赵七面前,静静地看着他。
“回京的路,不是游山玩水,是会死人的。你怕不怕?”
“不怕!”赵七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烂命一条,能跟着姐和姐夫,死了也值!”
程之韵点点头。
“上车吧。”
“谢谢姐!谢谢姐夫!”赵七喜出望外,爬起来,利索地跳上了顾二牛赶的那辆车,坐在了车辕上,挺直了腰板。
“磨磨蹭蹭的!走!”张驿卒不耐烦地呵斥一声,一抖缰绳,率先策马向前。
“驾!”
顾文珏和顾二牛也扬起了马鞭。
顾二牛说要送他们到县里,再离开。
马车缓缓启动,在雪地上留下的车辙,很快又被新的落雪覆盖。
“嫂子,保重啊!”
“等你们回来!”
村民们的喊声在身后响起,越来越远,最后消散在呼啸的风雪里。
程之韵坐在颠簸的马车里,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个已经变成白点的小山村,然后转回头,再也没有看。
前路漫漫,杀机四伏。
从这里到京城,才是真正的战场。
马车行进得很慢。
大雪封路,许多地方积雪深及小腿,车轮陷在里面,需要马匹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拖动。
张,李两个驿卒骑马走在最前面,他们对这条路显然不熟,好几次都走错了方向,要靠顾文珏出声提醒才能拐回来。
“这鬼天气!”张驿卒骂骂咧咧,他虽然穿着棉布里衣,身上暖和,但脸和手却被寒风吹得通红,活像个雪地里的猴子屁股。
相比之下,顾家人的马车里,却是一片温暖。
车厢四壁都用厚厚的毛皮和棉布加固过,几乎不透风。车厢中央,一个小巧的铜制炭盆里,烧着上好的银丝碳,没有半点烟气,只散发着融融的暖意。
这是程之韵早就准备好的。
顾明珠和顾南舟依偎在林颂宜身边,小脸红扑扑的,正小口小口地吃着肉干。
“二婶,我们什么时候能到京城呀?”顾明珠小声问。
“快了。”程之韵摸了摸她的头,将一个装满热水的铜手炉塞进她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