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市买梳子(1 / 2)
三军换防的纷乱,终于在第七日深夜尘埃落定。
第八日清晨,咸阳城在一片金色的冬阳中苏醒。
十二座城门的铜栓次第拉起,夯土城墙上的玄色旌旗在北风中舒展开。
尽管是寒冬时节,但今日却是出乎意料的温暖。
东西两市早已经人声鼎沸,憋闷七日的百姓全都涌上了街头,采买需要的各样物品。
积雪早已经被清理干净,露出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陶器铺子的伙计正将新烧制的釜甑垒成高塔;布庄门前悬挂的新花色的麻布被几个伙计展开;几个农妇蹲在道旁,守着竹筐里新采的蕨菜与冬葵,粗布头巾上结着霜花;酒肆里飘出黍米酒的醇香,伴着庖厨剁肉的咚咚声,与街角铁匠铺传来的打铁声交织成市井中最奇妙的乐曲……
“让让!新到的黍米!”满载货物的牛车艰难穿行,车辕上挂着的铃铛叮当作响。众人又是满面喜色,纷纷围住了牛车打算买些新粮。
孩童们举着糖人从人群缝隙钻过,险些撞翻那些售卖铁锅的摊子……一时间,摊主在叫,孩子们在笑,更加热闹。
在这片喧嚣中,几个身着深衣的男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还面露紧张的神色。
不过,那个为首的中年人裹着件看似朴素的青绢棉袍,腰间却系着罕见的和田玉带钩。他倒是驻足在售卖简牍的摊前,指尖抚过削磨光滑的竹简,目光却始终流连在往来百姓的笑脸上。
“退远些。”他头也不回地吩咐,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
身后几名精壮汉子闻言又退开数步,隐隐消失在人群中。但很明显,他们的右手始终按在腰间——那里鼓囊囊的轮廓,分明藏着短兵。
中年人只是自己一个人信步走在街市上,见到一个卖陶俑的摊子便停下来看看,还俯身拾起个兵俑细细看着。
那陶俑手握长戟,甲胄刻画得一丝不苟,正是大秦锐士的模样。
商贩见他感兴趣,忙凑近道:“客官好眼力,这是照着蒙家军烧制的……”
他含笑放下陶俑,又去看了隔壁摊子的牛角梳子。
看到其中一支牛角梳子纹理细腻,隐约竟流露出温润如玉的光芒。
就在他伸手要触碰到的时候,竟然还有一只白皙的小手比他动作快,拿起了梳子声音清脆地问道:“老板,这个怎么卖呀?”
中年人循声看了过去,只见一个将笄之年的小女子正笑意盈盈地与摊位老板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