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制衡之道罢了,怎么,叔公怕了?(2 / 2)
随即追问道:“河西又是什么消息?”
“回殿下!”
王胜连忙又从怀中取出一封同样封着火漆、但标记不同的信函,道:“河西的消息,乃是杨钊遣使传来,杨钊言,他已安然抵达河西,静候殿下之令!”
“杨钊到了?”
李琚眉心微微上挑,立刻接过这第二封信。迅速拆阅起来。
杨钊自长安夜变后便音讯全无,此刻传来消息,必有更深的动向。
事实也如他所料,杨钊的信不仅比长安的军报更为详细,更是再一次再次确认了武惠妃一党覆灭的细节。
此外,信末更有另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
继惠妃之乱后,朝廷已明发诏书,加封平卢将军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兼平卢节度使,加封其部将史思明为卢龙节度使,并遣六部大肆宣扬二人在辽东征讨契丹,奚等国的功绩。
“范阳.......平卢.......卢龙,三镇节度使?”
李琚挑了挑眉,不禁有些意外。
李林甫亦是面色一凝,随即沉吟道:“安禄山?史思明?范阳、平卢、卢龙.......圣人这是........要将整个河北,尽付此二人之手?”
“制衡之道罢了!”
李琚冷笑一声,已然明了李隆基的用意。
无非就是见他在西域太耀眼了,生怕自己什么时候就杀回长安去。
所以,干脆用一群野心勃勃的胡将,来制衡他这个“功高震主”的逆子。
只不过,这正中他的下怀。
他正愁怎么让安禄山史思明成长得更快一些呢,李隆基便已经主动将二人推到了台前,这怎么不算一种父子间的默契呢?
听见李琚这话,李林甫则是忍不住捋须沉吟起来。
片刻后,他摇头道:“圣人此举,固然是为制衡殿下在西域之威,然.......此二胡将骤然擢升,手握重兵,恐非朝廷之福。”
顿了顿,他忧心忡忡道:“河北之地,门阀盘踞,其势更胜关陇,此二人以胡人之身骤登高位,若不能压制地方豪强,则河北必生乱象,而若能压制.......则其羽翼必丰,将来......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乱象?尾大不掉?”
李琚眼中精光一闪,那丝冷峭的笑意更深了。
他沉声道:“这正是本王想要的,父皇既亲手将这二人推上高位,本王便再助他们一臂之力!”
言罢,他也不与李林甫细细解释,对着王胜道:“你传讯杨钊,告诉他别来河西了,立即隐瞒身份赶到河北,设法投入安禄山麾下。”
顿了顿,他继续吩咐道:“再去叫陆林来见我。”
王胜也不多问,领命之后,便转身离去。
而随着王胜离去,李林甫也终于按捺不住心里的疑惑,凑过来问道:“殿下,您对河北,已有所安排?”
李林甫虽是询问,但语气却带着笃定。
李琚转头,迎上李林甫探究的目光,心中不由得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要不要和李林甫细说。
但转念想到李林甫如今已是西域明面上的二号人物。
将来他想要推进此事,免不了需要李林甫的帮助。
最终,他还是决定将他的“黄巢培养计划”和李林甫通一下气。
于是,他在脑海里斟酌了一下词汇后,便果断言简意赅的将自己的计划向李林甫和盘托出。
而李林甫,一开始还听得云里雾里。
可在听完李琚的整个计划之后,顿时就忍不住大惊失色,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满脸惊骇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殿下,这.......这这这......此计太险,恐生灵涂炭啊......而且世家门阀......他们......他们.......”
望着李林甫惊骇欲绝,被吓得满头大汗的样子的样子,李琚不由得笑了笑。
随即朝他凑了过去,略显促狭地问道:“怎么,叔公这是怕了?”